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四赞潮汕林氏

作者:chinalinshi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7-16 22:55:47  返回首页

潮阳口众多(将近20万)居第3位派系繁杂多来自福建,是潮阳一大
    北宋时潮阳已有进士(如林统、林瑾等),但其先祖已无从查考,而有明确资料可稽开基祖首推林及酉林及酉字(韦华)(卒鸟),福建莆田人,因乃父林岳到潮汕任海阳县丞、权知揭阳事,跟随而来,期间“览潮阳风景而萌创潮之意”,后来便在父丧之后,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入潮创业于县城西之西洋(今文光街道之双望),苗裔衍及井都、两英、司马浦、铜盂、关埠诸镇。由此看来,潮阳林至少已有800多年历史了,这远比余构养先生所的“五梅下潮”要早。
    翻开县志,潮阳林氏先贤的事迹触目可见,或造福于民,或为官清正,或潜心学问,或孝义可嘉,一个个堪称堪赞,教人肃然起敬。
    一赞关心民瘼,匡世济人,乐善好施。人们所熟悉的大峰祖师原本便是姓林的,于宋宣和二年(1120)由闽入潮后,以其精湛医术为民治病,驱除瘟疫,尤其是致力于古和平桥的筹建,忧民之心可见,终被奉为潮汕善堂鼻祖。千百年来,他备受潮民尊崇,林人更是以他为荣,以他为范,试举数例为证:明万历户部员外郎林萃芳退居乡20余年,积极赈贫济困,修葺东山大忠,还创设了和平里鱼渡租,每年把收入的150金作为助学费用;明举人林继习致仕归隐15年,腾让自田地构筑后溪口堤防,并修筑了大坑村堤岸,从而保障了水源的供给和畅通,乡民长期得受其利;清县城例贡林鸿深为死者施赠棺木历40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另外还有筑桥、赈饥之善举;清京北乡(今属关埠镇,此处南炮台为一郡要道,林清持家节俭,遇善事却不惜巨资,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自家田地筑建了“长寿庵”,使于过往行人投宿,后又于溪边募建码头,行人得免苦于涉水。
    二赞为官廉能,居安思危,敢革时弊。明初进士林逊授任闽县丞,适逢饥荒之年,遂请求朝廷赈济,全活者众;林继习任安化县令时,勤于抚恤平民,整治盗寇,民建生以祀;清雍正吏部给事林天木巡察台湾,浚濠树栅,环列竹城,对台湾的海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台民大为感激;清贡士林逢春任新田县令时,养士爱民,严惩了串通地方豪强,徇私舞弊的讼棍王义和禁止了“宾兴”的例俗(即凡中秀才者,必给县官送礼),杜绝了其地社会弊端,士子们无不拍手称快。
    三赞洁身自爱,不慕权贵,不贪小利。明户部主事林绍不为宦官刘瑾所招,浙江提学林大春不依附首辅严嵩,户部员外郎林大有拒受馈贿,皆严于律己,堪称楷模;清诸生林士瑶曾在双忠古庙拾得澄海商人200金,义而还之;清末直隶州州判林挺芝无意于仕途,回家执教30余载,民32年(1941)潮汕大饥荒,77岁高龄的他不吃嗟来之食,拒绝汉奸的施赠,终因断饮而亡,其坚贞大节,令人钦敬!
    四赞崇文重教,孝义可风。明和平林孟森,能文章,不图仕进,以诗礼教育后辈,人称“义门先生”;清林天木自幼丧父,他能得中进士完全离不开祖母和母的悉心教导;而林大春的文章则历来备受瞩目,著有《井丹诗文集》20卷行世,特别是他着力编纂的明隆庆版《潮阳县志》被誉为“一代信史”,史料价值为历朝潮阳县志之最。
    “孝义”与“重教”是分不开的,们发现,正因为“重教”,潮阳林氏孝义之风历代相承,感人肺腑:明朝的林祖寻母14年,林大材只身救兄与母于倭寇贼营,清朝的林朝相刮股和药以治母病,林天泽割股烹羹得治母疾,林炳蔚赠师饮食……
     前贤从善,不能尽言,惟后裔如当代劳动模范林宝如、林德徐、旅港实业家林百欣等不忘祖德,以之为范,端正操行,乐于奉献,更属难得,诚如《广东通志》所载:“潮阳强悍负气,大类齐俗,士夫有豪宕好义之风。”正是:潮阳林氏人称赞,邹鲁遗风代相传。

上一篇:安溪林氏繁衍及外迁
下一篇:林氏世荣公家族来历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