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安溪历代林氏名人

作者:chinalinshi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7-19 0:16:09  返回首页

一、物传

  

    珊

  号二郎唐光化元年(898年)偕父一郎自永春大杉林移居小溪西头大洋井兜(今安溪县官桥镇莲兜美村)五代后唐科举及第名题进士。明天成三年(928年)恩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长兴元年(930年)以武功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兼太子太傅、上柱。是安溪林金紫派开基祖。

  林 仲 麟

  林仲麟(1173-1245年),字景仲,安溪县依仁里(今官桥镇莲兜美村),宋绍熙五年(1194年),在太学考试得第一。秉性忠直,为人称道。其时韩侂胄阴谋夺权,诬奏宰相赵汝愚擅权,赵汝愚被贬永州。林仲麟与杨宏、张道、周端朝、蒋傅、徐范等6人上书为赵汝愚申辩。韩侂胄大怒,坐以不合上书之罪,将仲麟等6人放逐500里外编管。时称“庆元六君子”。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诛死。嘉定元年(1208年),有旨褒录庆元上书杨宏、林仲麟等6人。嘉定七年(1214年),仲麟登甲戍科特奏名,官终广东都府参军,赠忠谏大夫。在铁峰山左。(《福建通志》误作宁德人。)

  林 仲 虎

  林仲虎(1175-?年),字景瞻,号定窗,林仲麟之弟,安溪县依仁里(今官桥莲美)人。宋庆元二年(1196年),以武举魁漕选及廷试,举为第一。嘉泰元年(1201年),宋廷遣检讨林桷出使金,贺其正旦节,命仲虎为副使。开禧元年(1205年),蒙古部落崛起,给金国后方以重大威胁。仲虎冒着生命危险到金中都和谈,从而避免战祸。开禧二年(1206年)三月,金兵大举南侵。宋军死者无数,城邑亦相继沦陷,形势十分危急。仲虎力请于朝,得强弩手千余人驰援,击退金兵。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宋廷与金人双方达成和议。议和后,仲虎被举为右骑卫中郎将,充通谢副使,赴金国和谈。中途因金人又启战端,乃就地待命。嘉定元年(1208年),与金订立和议,仲虎于其中起重要作用。仲虎生前喜作诗,著有《百将诗》及《出疆酬唱集》,葬于宁德六都香林寺后山。

  林 常 春

  林常春,讳乾,字汝初,原居德化梓溪(今属大田县),好堪舆之术。南宋乾祐十年(1250年),射猎至安溪崇信里大帽山下,见有一麇运地,停而观之,喜其山水奇好,徘徊睇盼,不觉日暮。欲求宿,附近没有住户,便歇宿于柏树下磐石上。梦白头翁语曰:“大帽山前,麇运鹿眠,金鸡玉犬,是良缘。”梦醒,闻有鸡鸣犬吠之声,大喜,:“此金玉之应也。”又对周围进行观察,决意卜居于此。遂指柏为号,号曰“柏叶山”(今西坪乡柏叶村)。为柏叶、驷岭等地林始祖。

  林 嗣 环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安溪赤岭人。清初著名文学。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历任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驻节琼州。正直持躬,风裁严峻,在任多惠政,留下许多佳话。顺治十七年(1660年),嗣环落职,便携杭州,寓居西湖。

  嗣环博学工文,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口技》一文,乃其著文中最平易可解者。其奇诡文风,略可窥见。嗣环后贫死西湖寓所,享年约60左右,由同年友为之殓葬于昭庆寺西5里龙潭;琼州人为立神主,祀于包拯中。著作有《铁崖文集》、《铁崖诗集》、《岭南纪略》、《湖舫集》、《荔枝谱》等。

    孺

  林孺(1639-1709年),字世德,号凤山,安溪县来苏里(今湖头镇)人。状貌魁梧,膂力过人,豪迈精干,素有大志。清康熙三年(1664年),任千总职,驻延平。康熙七年(1668年),移驻湖广。康熙十二年(1673年),随大军参与进讨平西王吴三桂,攻克岳州七里山,立下战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随靖海侯施琅进军台湾,率先攻克海坛、金门、厦门等岛,又拿下澎湖36个岛屿,并向主帅施琅献收抚台湾策略,被施琅欣然采用。台湾收复后,林孺迁台湾镇游击,驻台军中办理善后工作。4年后又先后擢升粤省督标参将、湖广宝庆协副将、贵州安笼总兵官等职。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林孺以老病获准退休。清廷以战功议叙,累授至左都督、荣禄大夫,给拜他喇布勒哈番,敕世袭。

  林 建 猷

  林建猷(1805-1856年),字孝丕,号鸿轩。安溪县依仁里桂窑乡(今龙门乡桂瑶村)人。自幼颖异。长大从军后,初任水师提标左营额外外委把总、千总等职。又以军功升任铜山守备,迁古营游击,代理督标水师营参将,不久又实授闽安协副将,代理过海坛、金门、福宁各镇总兵。咸丰三年

  (1853年)三月,因闽浙总督季芝昌保奏,奉派为福宁镇总兵官。后代理浙江提督,平定浙江沿海宁波一带的海乱。军民彩乐讴歌,于游仙庙树碑纪功,并立匾曰“永清”。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建猷升任福建水师提督,赴任途中积劳染病,十月病逝任上。

  林 朝 阳

  林朝阳(1810-1862年),字罴章,号桐轩,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镇罗岩村)人。早期在汕头经营“林乾太”茶行,获利颇丰,创有“福安街”一条,“林乾太”小巷三弄(街巷至今犹存)。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经钦差大臣林则徐举荐,先至四川押运铜锭,后到潮州任职,历任潮粮分府钦加潮州府同知衔,前山军民府特授潮州粮捕,潮州水利分府兼海关税务随带加三级。被称为潮州“林三府”。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沿海常有小股敌军骚扰,走私鸦片的不法奸商更是频繁出没。朝阳奉命进行绥靖,有效地维护潮汕沿海一带的社会治安。清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特钦赐“绩著韩江”匾,以彰其绩。逝后,清同治帝嘉其一生功绩,特钦赐“克襄王事”匾。(今两匾尚存)

  林 诗 国

  林诗国(1873-1937年),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人。年青时,随长辈经营茶叶,监选精制“金泰茶”销售海外。诗国鉴别茶叶能力很强,被称为“茶叶专家”。民国7年(1918年),因匪乱带全家70多人夜逃厦门,在鹭江设“林金泰”茶馆,生产茶叶配销海外,年销上万件。他注重南洋市场,民国13年(1924年),派其侄林庆年往吉隆坡及新加坡开设茶行,使百年老字号“金泰茶”享誉海外。后病逝于新加坡。

  林 桂 清

  林桂清(1881-1938年),又名版,字本图,号克武,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乡罗岩村)人。长以肩挑为生,在一次受雇肩挑茶款自厦门回乡发放时,货款被盗所劫,只得逃匿为匪。又因组织敢死队化装劫狱救出同伙,而回乡组织民团自卫。

  民国7年(1918年),林桂清投靠三洋民军杨汉烈。后历任闽南靖国军第三旅第一团团长、东路讨逆军暂编第一师第二支队长、东路讨贼军新编第一师第一旅少将旅长。民国15年(1926年),林桂清率800众随杨汉烈上福州,为杨汉烈旅第一团团长,驻防福州。11月被十一军缴械。从此不复出,在家乡发展茶叶生意,迳发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林 拱 河

  林拱河(1888-1973年),字向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往新加坡,1921年创设德林建筑行,后易名林拱河建筑公司,进而兼营机械造木、五金机械工具等业,又营汽油站,成为巨商。后又参与创办工商银行及工商保险公司,任两大企业董事。1930年起,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总理、总务、监委、执委、常委,14届至18届常务主席,第19届后为名誉主席。他还任新加坡建筑商公会名誉会长,福建会馆监察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多项社会兼职。

  林 庆 年

  林庆年(1893-1968年),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镇罗岩村)人。民国13年(192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组织民团,受赣军独立团番号,任团长。所部被张毅部所败后,林庆年听取叔父林诗国的安排,前往吉隆坡创办“林金泰”茶庄。次年又在新加坡设立总行,以经营茶叶为主,兼营汇兑业。几年间商务扩展至金融、橡胶等业,成为新加坡侨界的著名富商。

  庆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心当地公益事业,特别是推进华文教育,被新加坡侨界誉为“有功民之举”,成为众望所归的侨领。民国25年(1936年),被推选为参加南京国民大会的南洋华侨四名代表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庆年积极捐款支援祖国抗战。民国36年(1947年)5月,出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民国37年(1948年)回新加坡重操商业,创办中南实业有限公司。1955年以后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副会长、会长;茶叶公会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委、名誉主席等职务。

  林 辂 存

  林辂存(1879-1919年),字景商,号鹜生,安溪县崇信里胪传乡(今芦田镇芦田村)人,出生于厦门。小时移居鼓浪屿鹿耳礁孤园,后东渡台湾。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从台湾回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经济特科考试。时上书条陈新政,遂以郎中使用,派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是年八月,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后,罢免维新派官员,辂存被外放,改任道员,派江苏补用。旋调广东,加三品衔,二品顶戴,奖给花翎。嗣回福建,先后在安溪的考亭、同安的双溪、马巷的舫山和龙溪的霞文等书院掌教。未几往南洋转日本、美国等国游历、考察。后在印尼任日惹中华学校校长兼总商会顾问,鼓吹革命,激发侨胞爱国热忱,资助孙中山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林辂存回国,被选为福建咨议局议员和咨政院议员,任福建暨南局局长。旋被选为福建临时省议会议员和华侨议员。民国2年(1913年),第一届国会成立时,被选为国会议员。还先后荣获国民政府所颁四级嘉禾章、三级嘉禾章,兼佩开国纪念章。曾回乡主持修谱,并捐资石印成册,于今犹存。

  林 泗 水

  林泗水(1901-1974年),字向曙,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人。泗水童年读私塾,后就学集美师范。民国13年(1924年)6月泗水毕业后,任安溪县国民党党部筹备处秘书兼公立安溪中学教务主任。民国14年(1925年)7月,奉调任省党部组织处调查干事。民国17年(1928年)春,任崇德中学训育主任。是年秋,回家乡任魁美小学校长兼蓬莱小学校长。民国32年(1943年)7月,任集美学校教员兼三青团集美分团干事。时安溪县长陈拱北兼三民主义青年团福建支团安溪分团筹备处主任,调泗水任安溪分团干事兼书记。后任安溪分团干事长。翌年11月,正式当选议长。民国38年(1949年)8月,林泗水往台,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三组总干事,专门委员,后在台从事华侨工作。1964年4月间,被选为台北市安溪同乡会理事长。

  林泗水治学不倦,书法有名于时。著述有:《北魏书法导论》(获台湾“中山文艺创作奖”)、《人生之体验》、《中国国民党在海外》等。1965年以后,他对由大陆带去的县情资料进行整理,作为附编刊于重印的乾隆版《安溪县志》之后,于1967年11月问世。

  林 师 柴

  林师柴(1906-1935年),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人。民国14年(1925年),林师柴就读于集美师范,在校参加学生组织。民国18年(1929年)毕业后,先后在南安县高山乡山村小学、安溪崇德中学任教。民国23年(1934年)秋,任龙门小学校长。是年由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和李纯青介绍加入中国组织。民国24年(1935年)1月,中共龙门支部成立,师柴任书记。同年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根据厦门市委的指示,把龙门支部升格为中共安南同特别支部,师柴任特支书记。在红二支队大队长刘由帮助下,组建游击队,编为“中国抗日义勇军西南军区闽南第二支队第五大队”,在彭德清的领导下,开展夏季抗租斗争,打击豪绅恶霸,收缴豪绅武器。是年9月上旬,当局急调二十六旅五十一团两个营进驻龙门,纠集当地民团,进行全面“围剿”。10月2日午夜,师柴被捕。5日,在龙门圩英勇就义。

  林 金 瓯

  林金瓯,祖籍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壮年往缅甸,在仰光唐人坡开设协安号,业务蒸蒸日上。平生热心社会公益,被推任仰光兴商总会总理职务,连任数届。为缅甸安溪会馆的主要创办人,1928年会馆正式成立时荣任首届会长并连任数届。抗日战争期间,响应南侨总会号召,深入各阶层筹赈,倡议抵制日货。日军南侵,被拘禁严刑酷打,致成重伤,命危才获保释,不久即去世。

  林 本 种

  林本种(1909-1976年),原籍安溪县蓬莱镇新美村美塘。少年随父往新加坡,初营小贩。1974年与友人合创和发五金商行,成为五金界名商。历任新加坡五金机械公会会务顾问、惹兰勿刹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安溪会馆董事与监察委员、林氏大九龙堂家族自治会董事、长林公会名誉会长,兼任福建九龙堂、同济医院、培立中学咨询委员会等多个社团要职。

  林 施 远

  林施远(1909-1961年),原名林成茂,乳名林火枝,安溪县龙门镇人。民国14年(1925年)就读于厦门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民国28年(1939年)在上海参加革命。民国32年(1943年)在苏南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受党组织委派,打进苏南地区伪昆山县政府,以秘书为掩护搜集敌情报。抗日战争胜利后,施远负责接管日伪华中派遣司令部的印刷厂,担任该厂的翻译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便,获得该厂秘密承印国民党军队的绝密情报,送交党中央华中局社会部部长谭震林,受到周恩来的嘉奖。民国35年(1946年)之后又获得国民党国防部二厅、三厅合编的绝密文件“敌情”资料。他打进汪伪和蒋军内部,获得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南京解放后,先后担任南京军管会航行部副部长、华东局统战部联络科长、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际处交际科长等职。

    盛

  林盛(1910-1999年),原名林春魁,安溪人。民国19年(1930年)夏毕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民国20年至34年(1931年~1945年)先后在陈嘉庚公司的轮船上任三副、二副至大副。1945~1949年历任“太安”、“泉荣”、“神农”等轮船长。1950年,林盛任香港华夏公司“奥比特”轮船长。1951~1959年任总船长、船务部经理,负责华夏公司船队的高级船员组织工作,与香港及外国船长有很多联系,在航运界享有较高名望。1959年因工作需要,舍弃留香港优厚条件,奉命调回北京外运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

    壁

  林壁(1911-1935年),安溪县魁斗镇凤山村人。民国21年(1932年)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同年10月加入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任红二支队副大队长,不久任第二大队大队长。民国23年(1934年)6月后,率队包围安溪仙苑联保处,先后参加安溪的岩山反击战、贞洋之战及永春达埔羊角之战、南安高田苦湖突围战、安溪芹山之战。民国24年(1935年)3月,在永春县达埔仙洞山与国民党军牛凤山营激战中负伤,留下隐蔽疗养。26日,被国民党便衣队捕杀。

  林 长 青

  林长青(1912-1995年),安溪县龙门镇龙山村人。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历任小学教师、校长;联保主任、镇长、区长、龙门汽车公司经理等职。1949年10月往台。先后组织马来亚企业公司、侨营交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周林企业公司,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曾任华侨狮子会会长和台北市福建省同乡会常委理事、台北市福建同乡会评议委员及台北市安溪同乡会理事长。

  林 诚 致

  林诚致(1918-1994年),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曾就读集美农林学校。19岁后前往印尼、新加坡、香港经商,抗战中回家乡。民国36年(1947年)重返香港经商,担任香港集友银行经理、陈嘉庚长子陈福祥的秘书,香港侨信有限公司董事长,佳和有限公司、民谊(香港)有限公司、厦门民谊有限公司等公司副董事长。历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董事,香港福建同乡会理事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安溪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福建省政协委员、华侨大学校董、泉州侨乡体育协会名誉理事长、安溪县蓝溪中学校友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林 东 茂

  林东茂(1918-1996年),原籍安溪县蓬莱镇大墘。青年时南渡新加坡,与胞弟林东海开办东源公司、新隆盛公司、远东公司,主要经营五金、瓷器、茶叶等。他为人宽厚,待人诚信,勤奋经营,在商界享有盛誉。热心当地和故土公益事业,深受家乡人称赞。曾任新加坡林氏总会副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

  林 水 芸

  林水芸(1918-1949年),安溪县龙门乡龙山村埔顶人。民国24年(1935年)春,由林师柴介绍加入中国。同年秋,林师柴等被杀害,党组织指示水芸隐蔽下来。抗日战争爆发后,水芸在龙门、坑内等地发展近500名农会积极分子,增强农会组织。后出任龙门武工队队长,在龙美村目场开办造枪厂。民国28年(1939年)春,龙门党支部派水芸等到龙门镇公所供职。民国33年(1944年)初,经党组织同意,参加保长竞选,任龙山保保长,从事地下秘密活动,直至抗战胜利。民国35年(1946年)初,任中共龙门区工委宣传委员。翌年10月任中共安、南、同县工委委员兼武工队长,率队参加一系列战斗。民国38年(1949年)5月,在龙山不幸被捕。8月14日英勇就义。

  林 棋 楠

  林棋楠(1919-2002年),原籍安溪县蓬莱镇大墘。民国24年(1935年)往新加坡经商,开办南兴面厂,经营精制面类制品。热心社会公益,对家乡慈善事业尽职尽责。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行委员、名誉主席、新加坡粿条面厂制造商联合会主席、名誉主席、新加坡少林国术总会主席、新加坡少雄国术健身社主席、少南山国术体育馆主席等职。

  林 树 彦

  林树彦(1923-1993年),祖籍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早年侨居印尼苏岛占碑。民国27年(1938年)移居新加坡,在源顺街创办侨通行,经营汇兑业。后又在小坡美芝律开办分行,1946年后又在马来西亚各埠及印尼遍设分行。继又扩展至香港、上海、厦门等城市设分号,事业蒸蒸日上。为谋求汇业团结,维护汇业利益,出面倡组新加坡中华汇兑业总会,当选主席,成为新加坡汇兑业界领袖。1946年独自捐资在家乡赤岭创办私立蓝溪初级中学。

上一篇:安溪革命烈士-林多奉
下一篇:安溪林氏名人-林玲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