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客家梅县林姓宗族渊源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0-3-13 14:15:46  返回首页

据《世糸总记》和《姓纂》载:“出自子姓黄帝后裔历夏、商32代而生比干,为商纣王少

商纣王是历史上暴君,平日不理朝政,沉浸于洒色,朝廷以比干为首文武大臣为着利益

,直谏纣王纣王执迷不误,反而怒杀比干,刳视其心,焚其面。还剖比干次妃胎,正妃陈氏有孕三月

恐祸及,为避纣王之难,避居于牧野长林石室,而生男,取名泉。周武王伐纣得胜后,下旨修建毕干

,寻访比干后,拜见其子泉。泉以其居长林石室而生,周武赐泉为林姓,改名为坚。林姓因而得名

。封林坚为大夫,食邑博陵。牧野古为冀州之地又称西河。长林现在河南省卫辉市附近,该市建有比干

  林姓始祖比干。二世为林坚,生子林载。三世林载生三子,长子为林磋。四世林磋为冀州牧,官司

马大夫,生四子,三子取名林虎。五世林虎,周武王时为大将 军。

  比干22世孙林才,周平王时为大将军。

  林放(林氏23世),周景王时是孔子的学生,后仕为大夫,列七十二贤。

  西晋末年(公元317年起)晋愍帝时,林碌(林氏70世)任甫河大守。那时北方的五个少数民入击

中原,历史上称“五胡乱华”,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至江淮地区,有一部分过长江向南迁徙。这次北

方汉的大迁徙。林禄举护驾愍帝渡江定都建业(今南京)。林禄后任晋安(今福建地)刺史,后病

逝官邸,追封为晋安王,葬于九龙岗,两个儿子定居晋安。林禄为林氏入闽始祖,

  林禄的子孙分迁各地。如林茂(林氏79世),西晋陈宣帝大建4年为朝廷丞相,年老辞官后定居福建

莆田县北螺村,为福建莆田开居祖;林万春(林氏84世)由莆田移居上杭县林厢。

  因林氏支系众多,本文所述的是现今居住在梅县和梅江区林氏祖的迁徙路线。

  林万春的后裔林岩(林氏87世),官为杭州府御史,定居广东程乡县(今梅县)西角,置许、蓝两

屋,田地59亩,粮80余石。林岩生一子林王。林玉生一子居西洋。林岩为唐代林姓入梅县最早的一

支。

  林秀峰(林氏111世)原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元朝至治3年(1323年),31岁的林秀峰到梅县先

住在城城廊水南,后避乱迁至五华陈沙甫,娶张义山之女为妻,生三子。秀峰后裔有迁兴宁,梅县东郊

、下市、中高峰、梅塘、扶大、畲江等地。

  梅县的林氏多为福建甫田、泉州、晋江迁来。有的是由福建莆田迁拮阳,再由拮阳分迁梅县。

  梅县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林姓是福建甫田分支。明朝初年,该系林姓是由广东拮阳县移居至嘉应州程

乡县(梅县)松源葵坑开基,再由松源分迁至石扇镇吧庄蔼慈坑。

  林氏由闽入粤来梅县开居,历唐、宋、元、明、清、民,人口不断蕃衍。外迁人口不计,现居住

梅城及梅县、梅江区的东郊、西郊、城东、城北、程江、扶大、石扇、石坑、大坪、南口、瑶上、城东

、径义、畲江、水车、梅南、长沙、西洋、白宫、丙村、松口、松源、隆文、白渡等27个乡镇111个管理

区。据1992年统计梅县和梅江区共有林姓21870人,居县区人口排列第12位。

  梅县林氏迁居国外人的众多,人口数难于统计。迁居国外华侨始于何时无可查考。有据可查的是清

朝乾隆年间(约1750年前后),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有一部分人迁台湾。
祟拜祖寻根问祖

  祭祖、祖墓是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的传统的宗族文化活动。而今梅州各地林氏都建有堂,规模

有大有小,有总祠有分祠。

  祭祖、祖墓是林氏传统的宗族活动之一,世代相传沿袭至今。梅州老一辈的林氏人家都知道自已

的祖宗是从福建迁来,祖屋的堂号,历代祖墓在何处,上代的得过什么功名、官职等。如《比干墓的传

》、《林家诗》、《天上圣母“妈祖”》等故事传

  旧时林县林姓人家有很多人信奉“圣母神”,经常到“圣母庙”(妈祖庙)去膜拜圣母娘(即林默

娘)。

  旧时梅州有祭祖祠(年三十日)、祭家墓(农历八月)的习俗。

  祭祖祠的时间是农历12月年30日(年三十日)上午,规模不一,有单家独戶举行,有整屋整族合祭

。祭品以“三牲”为主,有钱人家则全猪全羊。

  祭祖墓时,全族或整屋的男女老幼力求参加,人多能显示此系宗族人丁兴旺。祭祖那天上午,男人

擎着彩旗敲锣打鼓,女人挑着祭品,抬着全猪全羊,列队而行,浩浩荡荡前往祖墓所在地。祭祖墓时,

由族中长老在祖墓前念祭文,子孙们列队站在墓前聆听,祭文内容是讲述先祖的创业精神和丰功伟绩,

本族人的迁徙历史。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海内外交往频繁,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异地乡的

梅州林氏裔孙乡梓情浓勃发,返乡观光探、寻根问祖、借此联络情乡谊。很多侨居在异国它乡的梅

州林氏后裔,们不远万里回到祖居地瞻仰祭拜祖墓、祖祠,抒发思乡之情。

  近年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海外林氏家族和其他客家乡亲一样,总是不

忘祖宗的发脉之地,这些致富了的林氏后裔们慷慨解囊,修建祠堂,建学校,捐资公益事业,办实业。

回报父老乡亲,回报林氏的祖宗赤足走过的山山水水。

  石扇吧庄林姓迁居台湾己有250多年,上世纪80年代祖国改革开放后,两岸交往频繁,激发了海外林

氏宗亲的桑样情怀,他们回大陆寻根问祖,回祖居地瞻仰祖墓、祖祠。他们不忘祖宗发脉之地,慷慨解

囊,修祖屋、祖墓,捐资家乡公益事业。

  旅居印尼的林清荣、林荣章先生,香港的林国英先生、林凌运女士,台湾的林飞虎、林和平等人。

他们事业有成,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捐钱、捐物。

  林飞虎先生的出生在城北桃源村(桃畲村),早年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曾服务于政界,1945年到

台湾,现是新竹市长青会会长,著名书法家,作品多次获奖,出有个人画册、自传。他热爱家乡,他多

次组团回祖国观光访问,为海峡两岸的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可喜成绩。他为梅州、台湾的文化团体牵

针引线,促成了“1992年梅州城区海峡两岸书画联展”和“1994年梅州城区书画艺术在台湾的联展”活

动,1997年广东汉剧团到台湾访问演出,2000年他率领台湾新竹客家业余三脚采茶剧团梅州市、蕉岭、

大埔、五华的等地访问演出。他还出资在梅州市办了一间中专学校。他先后被台湾政府授“模范父亲”

“文化先锋”等荣誉奖证、奖章。

  2004年农历十月初三,在海内外林氏乡亲的倡议下“蔼慈坑林氏宗亲会” 召集在梅州城区和附近村

庄宗亲开会,筹备祭祖活动 ,中午设席60台宴请参会人员。

  宗族活动目的是:加深宗亲情谊,宣传宗族文化;启发族人要承先启后,继承先祖的创业精神;团

结友爱,同心同德共建家园。
林氏宗族文化

  族谱、家谱

  族谱和家谱是国家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蕴藏着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物传记、家族制度等

及地方史料。它是本宗族人了解祖宗的生活轨迹,是迁居国内各地和旅外侨胞、旅台同胞寻根问祖最有

价值的根据。利用谱牒资料来论证客家文化历史,是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教授研究客家学的主要方法之

一。林氏族谱的世系是一脉相承的(附有《世系表》),从林氏族谱和宗族文化的渊源资料可作客家人

根在中原的充实证据。林氏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它有数千年的历史,每个朝代各地的林氏宗族都有热心

文人编修族谱,有的族谱的主编人是学历较高的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地方的族谱和家谱被列为

“四旧”而被焚烧,但还有人暗中保存下来,有幸的是海外的林氏宗亲还保存有完好的族谱。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大陆形势大好,举国上下振兴文化,城乡各地兴起修史志、族谱热。各地的

林氏宗族都有人编写族谱或家谱。现收藏在梅州市创英图书馆客家资料室中有新旧林氏族谱、家谱约有

几十本 ,这些族谱有的是台湾、新加波、印尼等地林氏编写的,有的是国内各地的林氏族谱。现今,几

乎梅州的林氏村庄或家戶都保存有族谱、家谱。各地林氏编写的族谱大同小异,但格式不同。相同的是

支系清楚脉络分明可追溯祖宗的迁徙轨迹。不同的是有的族谱只注重本宗族的支系记载,尤其是旧族谱

只记男丁不记女的。新族谱女儿也可上谱,有的新族谱还有村史、人物传记、村中民俗等记载。

  据《梅县客家姓氏源流》林姓编目载:莆田林氏后裔林悦(林氏94世),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丙戌进士,官侍御史、大学士,有1061年编的《林氏族谱》传世。

  《梅县客家姓氏源流》梅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林氏篇章中,林姓的人口分布,人口数字统计很详

细。

  《西河林氏族谱》清朝乾隆年间出版是梅县林氏开基祖林岩后裔编的,这本族谱世系表排列非常详

细,可一直追溯到祖居地北方西河堂的列祖列宗的姓名生瘁年月,功名、官位、政绩及祖祠、祖墓的风

水记载等,是目前林氏族谱中比较有研究价值的一本书。

  民国年间出版《林氏世糸总记》把国内各地的林氏分布记录得很清楚,学术性很强,是研究林氏宗

族文化的权威著作。

  1923年出版的《台湾桃园县林氏族谱》及各个村庄的林氏族谱、家谱都很有研究价值。

  民国年间编的《梅县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族谱》记述了本族人迁台湾的时间。

  2003年,旅居台湾83岁的林飞虎先生撰写了自传《农民的儿子》。这本书可说是一本林氏家谱。书

中有好些篇幅反映林氏宗族文化。

  祖屋堂号的考究

  林姓堂号:忠孝堂、西河堂、济南堂、九牧堂、九龙堂、博陵堂等。

  林姓堂联: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国内各地的林氏祖祠,虽然祖居地都出自于同一地方成同一祖宗,但祖屋的堂号却不相同。考究原

由,是以其祖上的开基地,墓葬风水,官位等有关。

  西河堂:汉代郡名,地在今陕西省榆林县以东、黄河之西。东周时,林氏36世林皋,为赵国丞相,

因避赵五祸,携子及家人避藏于西河白干山,后为当地望族。故林氏以“西河”为堂号。

  济南堂:47世林遵,西汉宣帝时为博士,官历太子大傅,生五子,世居济南,为济南望族,其后裔

以此为堂号。

  九龙堂:林禄是林氏福建始祖,曾任晋安郡大守、林禄之墓葬在福建九龙山,九龙是禄公之墓葬在

九龙山而得名。

  忠孝堂:林氏世代忠良,孝悌传家,历代为官者众。宋仁宗皇帝对林氏家族御书“忠孝”

  九牧堂:林披(林氏85世),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20岁时选明经博士,任潭州刺史、康

州刺史等职,有政绩,赐紫金鱼袋,封上柱国公。学识渊博精通诗书著书《无鬼论》传世。林披生九子

长子苇,任端州刺史;次子藻,为开闽进士,官岭南节度使;三子著明经及第,官为通州刺史;四子蕴

,明经及第,官为尚书员外郎,邵州刺史;五子蒙,为循州刺史;六子逐,明经及第,官为雷州刺史;

七子蒙,明经及第,官为福州刺史;八子迈,雷州刺史。九子蔬,福州刺史。世称甫田九牧或九牧林家

,故林家有以“九牧”为堂号

  林氏宗族的堂号和堂联内容丰富,可反映历史时代背景和地方的人文景观。它是祖国家宝贵的文化

遗产。
比干墓秩事

  比干庙、墓,位于河南卫辉市城北8公里的地方。比干墓前坚着孔子书写的 “殷比干墓”石碑。孔

子是世人公认的圣人和文豪,但是他给比干题写墓碑,“墓”字却少写了一笔。就为这一笔,留下后人

的不尽揣度。比干墓旁与庙内古柏成林,遮天蔽日,这些松柏个个都是敝开心扉的。每棵树都有一面无

树皮包裹,胸膛裸露,认人们一览无余。比干墓前有一种无心草,无心草是比干的化身,心虽不在,生

命犹存。

  《林家诗》

  宋朝仁宗皇帝御书林氏族谱“忠孝”,并为族谱题诗称《林家诗》。旧时异地林氏祖叔相见均于能

背《林家侍》为佐证。古今各地的林氏族谱都有记载。

  宋仁宗御书题诗如下:

  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绵;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故家乔木蟠根大,深谷芝兴奕叶鲜;上下相承同纪载,二千年后万斯年。

  莆郡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存孤实抗回天义,报国常怀贯月中。

  德润丰姿人有异,光增谱牒世无同;古今纪载难穷尽,一代强如一代隆。

  天上圣母“妈祖”,中国和平女神——林默

  林愿是福建莆田林氏后裔。宋仁宗嘉佑三年他考取明经擢第,官翰林检讨,授国子监祭酒。生二子

一女,女取名林默。

  相传公元960年3月22月,林默生于福建甫田县湄洲岛,因满月仍不曾哭闹,故父母给她取名林默。

她自幼好学慈善,谙熟天文海情和医学,指引渔民耕海谋生,教导民众水上救助,并施医济世,深得人

民尊敬爱戴。会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28岁的林默升天仙逊。海峡两岸人民闻汛遂相邀于她出生地湄州

岛建庙纪念,尊称她为“马祖”寓意她比母亲还亲。不久妈祖德名传到朝廷,皇上也为之感动。从宋徽

宗宣和5年到清朝道光为止,历代皇帝对马祖褒封,封号由夫人妃,到天妃,天上圣母。于是妈祖贤德之

名由海峡两岸传到整个江南,继而传到全世界各地华人居住地区。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马

祖庙、宫4000多座,妈祖信众达2亿多人。仅台湾岛内就有800多座马祖宫庙,1600多万信众。占岛内人

口的80%。国居住在沿海一带的渔民,世代信奉着马祖——海上女神。同时马祖也被外国人友人誉为中

国的和平女神。广州市建有雄伟的马祖庙。梅州各地也有圣宫(即马祖庙)。

  随着各地信众不断到湄州马祖庙朝圣活动,相信今后的马祖文化还会更加弘扬光大。

  林氏宗族人才辈出

  旧时梅县的林氏宗族,普遍用“公尝奖”的资金鼓励本族学子读书。各地的林氏宗族把本宗族祖宗

留下的公田、公山和其它宗族内的收入作为本宗族的集体资金,这种资金称“公尝”(即本宗族的公用

资金,由宗族领导人管埋),这些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兴办本族的公益事业,一部分用于支持鼓励本族子

弟上学。旧时有些学校是本宗族办的,有的地方则把祠堂作学堂,用公尝的钱请私塾教师,支持本宗族

的学子完成小学教育。本宗族子弟习成绩名列前矛者,给予奖励,贫穷家庭的学生免费读书,俗称“尝

缴上学”。有些地方的林氏公尝可资助本族的学子渎大学。每年学期考试或春节前夕,按学生的学业成

绩给予奖励。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地方的海外侨胞和己致富的企业家们,都愿为当地学校或

本宗族的学子捐赠奖学金、奖教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学出色者,赞助本宗族作家出书。

  梅州各地的林氏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因而林氏后裔人才辈出,文人多当官的多。下面列举事例

  林氏来梅后裔中较著名的有:丙村镇田头林奕孟,封武德将军。清乾隆年间,他仿效台湾筑陂的方

法,在家乡丙村银场溪筑了36陂,引水灌溉农田。西郊乡林绍龙,清嘉庆七年进士,任云南按察史。南

口锦鸡林绍斐(竹君),民国初年任广西都督府参谋长、广西民政长等职。丙村银竹林百举,同盟会员

,南社诗人,曾任国史馆编纂。白宫林风眠,著名画家,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南口绵

鸡林伦彦,教授,曾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程江长滩林登云,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林氏家族根在中原,历经一千多年发脉播衍,在闽粤地区得以发展壮大,而且远播至台湾和东南亚

诸国。林氏家族可谓根深叶茂,花繁五洲,成为客家姓氏中的一支辉煌的群族。林氏家族崇文重教,人

才辈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林姓宗祠门楣题辞〗

  梅鹤风标

  “梅鹤风标”,典出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

。他一辈子不肯出来做官,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他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欢梅花,以梅

为妻,加之他非常喜欢白鹤,他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卒谥和靖先生,

后人就叫他“和靖先生”,著有《林和靖诗集》。他写的《山园小梅》一诗十分著名:“众芳摇落独暄

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

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此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

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此诗一

出,后人奉为咏梅的绝唱。其中第三、四两句写梅花写得很入神,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
〖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九龙衍派;双桂遗风。

  上联典指林姓名人、林氏始祖林坚三十四代孙林皋事典。皋为比干子孙,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

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林仁、林年、林升、林昶、林文、林曜、林岳、林佐、林卫,受家风影

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林皋则被称为“九龙之父”,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

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以玉的十种特质,比喻君

子的十种美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之门”。为后来林氏堂号“十德堂”之始

。下联典指唐代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林藻,字纬乾,莆田人。少负奇志。与欧阳詹刻意文学,用宏

词擢第,郡人举进士自藻始。

  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全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

  九龙衍派;双鹤入云。

  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下联典指北宋杭州钱塘人林大年,英宗时

官侍御史。曾蓄养双鹤,放之可入云端,归来仍自回笼中。

  梅鹤风标;露鸟孝瑞。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

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有《林和靖诗集》。下联典指唐代进士、殿中侍

御史林藻的事典。

  露禽孝瑞;梅鹤高风。

  上联典指唐代莆田人林藻,字纬乾,少年时有大志,凭宏词中进士,贞元年间官至殿中侍御史。双

亲死后,他在墓旁筑庐守孝,有仙鹤飞来,饮露而去,人们认为是他的孝感所致。下联典指北宋诗人林

逋,字君复,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做官,也不婚娶,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谥

和靖先生。诗作风格谈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著有《林和靖诗集》。

  西河世泽;务本家声。

  全联典指春秋·林放,孔子学生,尝问礼之本,孔子以时方遂末,而放独能有志于本,故以“大哉

”称之。

  金门羽客;和靖高风。

  上联典指宋·林灵素,以方术得幸徽宗,赐号“玄妙先生”,又号“金门羽客”。下联典指北宋·

林逋,“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

  御夷励志;助夫解围。

  上联典指清·林则徐禁烟卓有成效,因受诬革职,后谪戍伊犁。下联典指清·沈葆桢守广信,林则

徐之女刺指血作书,乞援于玉山镇总兵饶廷选,助夫解围。

  求通民情;愿闻已过。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林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若问梅消息;且待鹤归来。

  此联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全联典指林逋事典。

  九牧家声远;十德世泽长。

  ——佚名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林氏宗祠联

  海口镇牛宅村的“林氏宗祠”,属于姓氏祠堂。该祠特别之处在于有两座,按座落地点分为东祠、

西祠。东祠为兄,西祠(又叫霞田祠、石狮祠)为弟。东西两祠均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573—1620年)

,历代均有修葺。1990年经侨居海外的本宗华侨捐资重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东祠长46米,宽19米,

占地面积874平方米;西祠长59米,宽19米,占地面积1121平方米。两祠结构样式大体相同,均面宽五间

,进深四间,硬山结构,琉璃瓦面,整个建筑物飞檐画栋精雕细琢、美仑美奂。祠内大柱悬有这副楹联

,此联点出此宗属于“九牧林”,其堂号为“十德堂”。祠堂正中立有清内阁大学士董浩、户部尚书曹

振镛、兵部右侍郎胡长龄、内阁大学士文宁为林则徐所立的“进士”横匾。民族英雄林则徐之五代孙、

原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凌青(原名林墨卿)为宗祠落成题写“九牧之光”,使祠堂增色不少。牛宅林

姓家族仁人志士络绎不绝,最有成就的当属本宗二十二代孙林绍良,他不仅是印尼首富,也是世界排名

前列的大富豪。

  〖林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西河世泽鼎盛;九牧流芳无疆。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林氏宗祠联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

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

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

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

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

、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

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

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林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

  此联为林氏宗祠“十德堂”联。全联典指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九龙衍派;双桂遗风》联上联的联释)。

  草舍百篇集清气;虎门一炬振国威。

  上联典指明代贡生林时跃,字遐举,号荔堂,鄞人。授大理评事不就。晚与徐霜皋等共撰《正气集

》。自著有《朋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等书。下联典指清代大臣林则徐(1785-1850)的事典。林

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

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

粤查禁鸦片。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严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

237万八斤。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付之一炬,全部销毁。

  梅妻鹤子和靖士;竹笔译文冷红尘。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事典。下联典指近代古文家、翻释家林纾(1852-1924)事典。林纾,字琴南

,号畏庐,闽县人。光绪举人,曾任教于京都大学堂。翻释英美待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影响颇大。

  根盘江南莆田县;叶茂山东不夜城。

  此联为山东省文登市林氏宗祠联。上联典出了本支林氏由福建省莆田县迁徙而来。下联“不夜城”

,指文登,据《齐地纪》载:“古时候,有太阳夜里出现,在东莱可见到。所以莱子立此城,以‘不夜

’为名。”

  祖举添朝家声远;盛世文明光大贤。

  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

  此联为林氏宗祠“济南堂”联。联以鹤顶格嵌“济南”堂名,全联典出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

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赵国灭亡之

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至西汉之初,分

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因此,

“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

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林坚的50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

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

、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题联。

  敦和气而聚国族;积阴德以福儿孙。

  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1)。祠祀开基祖林安及列祖列宗(下同)。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此联为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堂联。

  〖林姓宗祠八言通用联〗

  大志禁烟,御夷留恨;血书求救,为夫解围。

  上联典指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

等人提倡经世之学。任东河河道总督时,尽心修治黄河;在江苏巡抚任上,又兴修浏河等水利。道光年

间,先后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严厉禁烟,卓有成效,曾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

万多斤;并积极筹备海防,屡次抗击英军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使英军在广东无法得逞。

因受诬陷被革职,充军新疆,曾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后历官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工诗、能

文、擅对联,有《林则徐集》等。下联典指林则徐的女儿,嫁沈葆桢(字幼丹,侯官人,道光年间进士

,历官九江知府、广信知府、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为妻。沈葆桢守广信府时,太平

军攻城,林氏刺手指写血书,向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求援,经七战而胜,沈葆桢从此名闻天下。

  西山瑞满,三仁著绩;河水祥垂,双桂流芳。

  此联为林氏宗祠“西河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入林氏“西河”郡望、堂号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幼敏绝伦,京都景仰;才高压重,状元世家。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林文秩,福州人。少颖不凡,拜监察御史,立朝有直声。下联典指明代林大钦、

林宣德皆中状元。

  -----------------------------------------------------------------

  〖林姓宗祠八言以上通用联〗

  唐宋元明,五百进士三顶甲;高曾祖考,十二宰相九封侯。

  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寻大树永凌云。

  ——胡乔木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林氏宗祠联

  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麓的“林氏宗祠”,严格意义上属于姓氏宗祠,但如今把它列为历史名人专祠

也未尝不可——因为该祠已被辟为“林则徐纪念堂”,而林则徐为历史名人。“林氏宗祠”为六代祖林

榕山和其子林存素建于明代,原为悬山顶土木混合结构,六扇前后院,两进。1998年重建后的宗祠比原

祠略大,祠宽15.3米,深28.8米,面积830平方米。祠堂两进三厅,为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前厅正上方挂

有“民族英雄”巨匾和林则徐玄孙凌青书写的“林文忠公祠”横匾。另有胡乔木题写的这副对联,林则

徐外玄孙、著名书法家沈觐寿书写的牌匾,以及大量反映林则徐生平业绩的挂图。该祠1993年被市政府

定为福清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敦谊明伦,即此是敬宗尊祖;本修德立,如斯乃孝子贤孙。

  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林氏“敦本堂”联。联以鹤顶格嵌“敦本”堂名。

  祠旁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塔;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

  此联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

  聚族衍象山,仁义礼智绵世泽;斯堂开麟野,士农工商振家声。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和溪林氏家庙“聚斯堂”联。堂祀开基祖林长清及派下列祖列宗。

  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崇山宗,岐山支,山山叠出亦宗支。

  此联为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安堂村林氏宗祠联。安堂村是个有630年历史的古老乡村。唐朝末期,其

高祖林披公居福建莆田,有“九子十登科”的美誉,得朝庭追封他为睦州刺史,有子9个、女1个。子皆

成为唐朝命官,官至刺史、府史不等。唯有其女婿三次赴考均落第。一日林太夫人把裙褂挂在门楣上,

叫女婿经此门而入岳家。之后,女婿真的高中。这传说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中可见林家激励子弟

参加科举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安堂村林氏宗祠正堂挂的“十德图”,就是为纪念林披公九子一婿均科

举高中拜官的盛事而绘制的。林披公第六子允文公为安堂村林姓始祖,官拜蕴州刺史,其从国家安定的

愿望出发,曾劝喻当时在广州作乱反唐的刘×,被刘把他的头作磨刀用。此事,《成语考》、林氏族谱

皆有记载。允文公子玄兴公来到安堂开枝散叶、后裔蕃昌。至今,仅在村里常住的林姓人口已超过5000

人;玄兴公祖屋,据说是10多年前拆掉的。百多年前,安堂已是隆都地区的望族名乡。唐朝之后,受历

代世人虔诚敬仰的妈祖(又被尊为“天后”),同为林披公后人,安堂林姓林姓后人,世代尊称妈祖为

姑婆,并建有妈祖天后宫祀奉。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唐·林嵩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进士林嵩抒志联。

  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此联为福建省福州市南台岛林浦村林氏宗祠“四知堂”联。林浦村家庙、宗祠众多,如“士大夫林

公祠”、“济斋林公家庙”、“见泉林公家庙”等。其中最为壮观的是“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是明

正德年间林瀚为其祖所建。庙前有一池塘,人称“纱帽池”;门前一对青石雕石狮,威严雄壮,它是日

本冲绳县那霸市琉球林喜公后裔1989年所赠。日本琉球有“林姓会”,其始祖林喜,原是林浦村人,明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受明朝政府派遣,带领“闽人三十六姓”到琉球开发,以后留居琉球群岛,至

今600多年,繁衍20余世,他们多次回乡寻根祭祖。家庙门内有一副横匾,上书“榜眼”二字,是为林枝

春高中进士第二名而立。屏风后面是一座大戏台。大厅悬挂进士匾、武解匾、文魁匾多达22面,还有各

种楹联10余对,最著名的是这一副林氏宗祠对联,此联已被列入中华名联。家庙第二进有一厅堂叫“四

知堂”,内悬林元美传神造像。据说“四知堂”是林元美早年致仕,自称“四知居士”而取名。林元美

曾先后任知县、知府、知州,最后一“知”是其自为“知天命”而激流勇退之意。林浦诸多祠堂、家庙

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墙粉刷白灰,梁柱俱漆黑色,其寓意是林氏历代为官清明廉政,“一清二白”。

  家之兴在礼义,朔望参谒者礼义之本;族之大在孝敬,春秋祭祀者孝敬之源。

  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2)。

  自长仄开基,积厚流光,克继九龙绵世泽;由万安卜宅,地灵人杰,足追双凤振家声。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梧宅镇林氏大宗祠联。祠祀开基祖林希逊及派下先祖。

  崇以忠,崇以信,忠信承先,本本源源绵世泽;德言孝,德言慈,孝慈裕后,支支派派衍长林。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新村镇林氏祖庙“崇德堂”联。堂祀开基祖林广明及派下先祖。

  振作那有时,少时、壮时、年老时,时时须努力;

  成名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佚名撰福建省永定县林氏宗祠振成楼堂联

  永定林氏客家人因中原战乱被迫不断南迁,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从中孕育出爱国爱家

、顽强奋斗、寻求解放的革命精神。客家人在历史上英雄辈出,爱国爱家,报郊祖国。近代以来从洪秀

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孙中山领导推@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不少成为中流砥柱。诸如鸦片战争时期广

东水师提督、抗英名将赖恩爵,1882年前后抗法英雄、黑旗军司令刘永福,中日甲午战争抗日保台领袖

丘逢甲,爱国诗人、维新改革思想家黄遵宪,抗日烈士罗福星(1912年台湾抗日)……叶挺、叶剑英,

不胜枚举。“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在客家社会的土壤中孕育出一代代爱国英豪。客家宗祠祖屋中,爱

国爱家内容的族训堂联比比皆是。

上一篇:九牧公六房林蕴后人林履祉入住广东省吴川市振文镇边山村
下一篇:林姓族谱家乘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