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悠悠林宅巷代代有名人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0-6-27 20:31:11  返回首页
私塾宅院原址
 

 

  

  这条名为“宅巷”巷子比起打绳巷、草堂巷等瑞安耳熟能详的巷名显得默默无闻,少问津,然而,这里曾走出林正章、林正仲、林懿仲、林增志、林去病等知名人士

  令人纳闷的是,自清代以来,居住在林宅巷的大部分居民逐渐被安徽洪一脉所代替,成为瑞安显赫望在上世纪1980年代,曾有人建议将巷子改名“洪宅巷”,终因反对之声强烈,“宅巷”得以保留延续至今。

  那么,林为何迁出林宅巷,迁入的洪氏又与林氏有着怎样渊源?今、明两天,请随记者一起追寻——

  

  从解放路向左拐进邮电南路,再拐入市心街,经过几条狭小巷子,就来到林宅巷入口处。这是一条不起眼也没有任何特色的巷子,大约1米多宽,水泥地的路面不太平坦。巷子弯弯曲曲,幽静而狭长,巷子两旁是一间间陈旧的青砖瓦,部分墙面长出绿色青苔。巷子里的路人并不多,偶有一辆助动车经过,路人就须靠墙避让。随着历史的演绎,这条小巷犹如一篇写不尽、读不完的文章。

  林宅巷:两文化巨擘最初聚首地

  “余为儿,嬉同县林元章。”这是摘自叶适所作《林正仲志铭》一句话。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不经意间道出叶适与林家,继而与林宅巷的关系。

  该志铭中所提及的林元章,原名林文质,字元章,原籍福建清源,官任承事郎,恩赐中奉大夫,五品官。北宋宣和(公元1119年至1125年)年间,林元章举家迁至瑞安南门。当时,瑞安民众崇尚节俭,主张财不外露。而外地迁入的林元章作风迥异,在南门居住不久,就大肆买地建,房子不仅占地面积大,且装修奢华。叶适在《林正仲志铭》中如此描述林宅:“东望海,西挹三港诸山,曲楼重坐,门牖洞彻,表以梧柳,槛以芍药。”如此豪华房子,当时全城少有,路人经过林家都会情不自禁停下脚步,伸长脖子探看。而林元章生性豪爽,喜欢散金结交朋友,乡邻们都喜欢与林元章交往。

  林元章非常注重教育,聘请陈傅良来家中为自己的孩子授课。陈傅良(1137-1203)是南宋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学者,学识渊博,著作甚丰,多卷文章被收录清朝编纂的《四库全书》。陈傅良父母早亡,兄姐俱幼,全靠祖母抚养成人。他勤学苦读,累积学问,为谋求衣食之资,很早便出来教书,在林家教书时,大约二十七八岁。当时,陈傅良在瑞安、永嘉一带教书已颇有名气,再加上林元章为人豁达,林宅巷一时吸引周边文人骚客前来听课。文人们吟诗作对,探讨学问,巷子终日书声朗朗,成为当时瑞城一大盛景。

  朗朗书声也吸引了住在林宅西面数百米处一条陋巷(即现在的水心街)里的叶适。叶适(1150-1223)家境贫寒,自小跟随父母到处迁居,但这并没影响他求学愿望。叶适经常去林宅巷倾听陈傅良讲课,被陈傅良旁征博引、鞭辟入里的授课所折服。他在日后一篇文章中写道: “公未三十,心思挺出,陈编宿,披剥溃败,奇意芽甲,新语懋长,士苏醒起立,骇未曾有,皆相号召,雷动从之。虽縻他师,亦借名陈氏,由是其文擅于当世。”

  由于史册没有记载,们无法了解叶适“拜师”经过,但可以确定的是,叶适的思想深受陈傅良影响。可惜,叶适跟随陈傅良学习两年后,也就是1162年,年仅13岁的叶适便随父迁居永嘉(今温州市区),无缘再有机会聆听陈傅良教诲。

  尽管陈傅良与叶适师徒之实仅两年,但是两人前后交往达40余年,他们探讨学问,将“事功学”推向顶峰,最后由叶适集其大成,创立永嘉学派。清朝名家黄羲、全祖望等人均认为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道学派、陆九渊心学派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如今的林宅巷,已找不到当年林家大院的屋宇、亭台、回廊,也听不到文人骚客们的高谈阔论,但这并不妨碍林宅巷在瑞安文化史上里程碑式意义,因为它见证了两名文化巨擘的相识。

  林氏兄弟:一门两进士“儒素”立家业

  在林宅巷南侧打绳巷入口处,原来的民居院落已无迹可寻,如今见到的是建于上个世纪1990年代的楼房,而在这些楼房的某处地面上,曾是林家的私塾宅院,是“林氏儒门”的立家根基。

  林元章重金聘请陈傅良在私塾宅院教林正仲和林懿仲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没让他失望,先后登第。其中,林正仲乾道二年(1166年)登进士第,林懿仲淳熙十一年(1184年)登进士第,算起来,林正仲登第时间比陈傅良本人还早(陈傅良乾道八年中进士甲科)。“一门两进士”,无疑是件光耀祖大事,林氏儒门由此确立。而后,林家也立下规矩,宗房内大小学龄儿童都要在林家私塾内接受启蒙教育。

  林元章长子林正仲,官任罗源(今福建罗源)主簿。他为官宽厚,待人恳切,一生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颇受百姓爱戴。上任不久,他发现罗源经常发生火灾。原来这是因为当地有一“升天”风俗,即人死后,为让死者更快到天堂,家人要以火焚尸,骨灰烧得越细说明越孝顺,不少人焚烧时,不仅迎着风,且加入各种易燃材料。于是,林正仲在当地开展移风易俗,教大家土葬之法,减少火灾隐患。后来,他官任玉山丞时,当地市中心有座玉虹桥年久失修,百姓宁愿绕远路也不修桥。因为修桥费用过高,当地乡民无力承担,于是,他二话不说,拿出了自己薪水用以维修。林正仲“孝友笃于至性”,在他父林元章去世后,因伤心过度,郁郁而终,年仅49岁。

  林懿仲相比他哥哥生性要开朗,像他父亲一样交友广阔,而学业上更有成就。林懿仲研究学问自成一体,常常语出惊人;因他善于交际,在同僚中有很好声誉。林懿仲考上进士后,腾出家中偏房江月楼,专供乡里学友聚会,一些家境贫寒的文人则长期寄住他门下,直到能够赴任。林懿仲也乐于每日与他们交流学问,吟诗作画。陈傅良与林懿仲交情深厚,生活窘迫时,也曾多次得到林懿仲资助。

  林氏兄弟生性宽厚,孝行可嘉,德行名扬瑞城,其“儒素”持家传统在史料中都有记载,而这一传统也成为其后林家立家之本。

  林增志、林去病:

  林家英杰史册留芳

  据传,林氏祖先始建林宅巷,且代代繁衍,人丁兴旺,持家有道。林正仲生有两子两女,林懿仲生有四子两女。然而,据对林氏家一直颇有研究的瑞安文史研究学者陈正焕认为,瑞安林姓是大姓,分布广泛,董田和上望均有一个林氏,但在市区并没有大的林氏聚居地。

  日前,记者跟随陈正焕来到瑞安图书馆3楼馆藏室。馆藏室并不大,书架上一摞蓝色封皮、A3纸张大小的图谱显得非常特殊。记者在其中找到几本林氏族谱。根据其中一本济南郡林氏族谱记载,散落瑞安的林元章实为济南郡林氏一支,而在这一支后代中,董田林氏可以确认为林元章长子林正仲后代。

  林家又是何时从林宅巷迁往董田?林懿仲的后代又迁往何处?据林氏族谱记载,明朝正德年间,林元章十四代孙林大盛举家迁至九都董川(董田),其后300多年间,这一脉林姓经历风风雨雨,却始终保持着修谱承续传统。“文化大革命”期间,林氏族谱险些毁于一旦,幸得族人中一名为仙妹的女眷冒死抢救,最终得以保全。

  陈正焕表示,史料并没记载林家是一下子迁出林宅巷的,可以推测在这一现象背后,有家族正常繁衍、迁居,也包括战乱等因素影响。因为“文革”,瑞安大量文史资料、家族谱牒毁于大火,林元章家的故事也随着族谱消失变得扑朔迷离。但是林氏后代中姓名可考的子孙中有不少优秀人物,他们在瑞安历史上,甚至是中历史上都有一定影响。

  林元章第19代孙——林增志(1593—1667),生于明末。林增志一生坎坷,幼时读书奇好,乡邻广为传颂,但他直到35岁(1628年)才考中进士。上任后,他政绩清廉,每月抽空亲自在明伦堂给士子、后生讲学。1643年,他被任命为会试考官。明朝会试为中央考试,3年一试,考官由皇帝任命,可见他讲学之威望。

  不料,李自成次年入主北京,林增志不从被投入大牢,后幸得人相救。他怀抱鸿鹄之志,但是生不逢时,最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专心佛学。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经人推荐,征召林增志入朝为官,来人逼其上路,林增志决意不从,穿着僧服上路,多尔衮见他意志坚定、劝说不动,最终放弃念头。林增志回家后,一度居住在虹桥大隐庐。

  记者经南门社区居民指点,找到大隐庐旧址,原来其位于虹桥南路。当年的大隐庐早已不知所踪,只见一排排店铺窗明几净,人流穿梭,很难再想像林增志当年正是在这里,伴随着孤寂青灯,度过余生。然而,询问一些年长的老人,他们大都还对大隐庐记忆深刻。

  林元章第25代孙——林去病(1905—1932),瑞安著名的革命烈士之一。1922年,林去病加入中共产党。他领导瑞安进步社团中山研究会和宏文会合并为瑞安民社,提出“打倒列强、军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口号,并建立中共瑞安县支部,担任支部书记。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林去病转而开展农村工作。1928年1月,林去病被任命为瑞安首任县委书记。他先后领导白门秋收斗争,在塘下组织农民协会,在肇平垟建立党支部,发展陶山地区党组织,开始组织农民武装斗争。因被叛徒出卖,林去病最终在杭州被杀害,年仅28岁。

  采访结束后,记者发现大隐庐旧址其实与林宅巷相距不远,穿过前面的解放中路,再拐几个弯,就又回到林宅巷。

  历史总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几百年间,林家陆陆续续迁出林宅巷,清朝时,有一房安徽的洪氏迁入,给林宅巷增添新的生机。而林宅巷又见证洪氏的起起落落……明日,请继续关注洪氏故事。

 

 

洪宅仓 吴益敏/图
花信楼古式瓦当 孙凛/图
鸟瞰花信楼 孙凛/图

 

  从清中期迁入至今,洪氏居住在林宅巷达200多年,历代恪守家训,宽人律己,勤学笃行,从一个商贾人家逐渐变成书香门第。如今,在南门社区洪氏的名气远远超过林氏。这里曾走出洪慎余、洪彦远、洪炳文等瑞安历史名人,而从这里走出去的洪氏子孙则分布在海内外,其中不少人都是学有所长的专家,而留在本地的不少洪姓子孙也成绩卓著。

  

  

  在林宅巷那一带普通的商品楼房中,有4间一字儿排开的4层楼格外引人注目。这4间楼房坐东朝西,木门漆黑,门口立着一块泰山石。从外表看,4间4层楼无论格局、装修都一模一样,宛然一个独立小院落。这4户人家的原宅主人姓洪。

  据瑞安文史研究专家俞光介绍,洪氏祖籍安徽宣城,其祖先原是有名的商贾,拥有不少田产和土地,在瑞安曾显赫一时,清中期迁入瑞安林宅巷。如今,在林宅巷、柏树巷等地居住着不少洪氏子孙。

  那么,洪家为何迁居林宅巷?与林氏又有怎样渊源?据了解,“文革”时期,坐落在南门的洪氏堂被捣毁,洪家宗谱也被人烧掉,对于这段历史,只能留待后人猜想。

  洪氏始祖孝友笃亲

  日前,记者拜访了曾住在林宅巷的洪氏始祖洪慎余的第七代子孙——洪允勉。60多岁的洪允勉,精神矍铄,说起当年洪家的繁华景象,依稀还有印象。

  洪允勉老人告诉记者,洪家产业很大,在南门打绳巷32号,有一座俗称洪宅仓的院落,这座房子就是洪氏家族产业。从洪宅仓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天井和一排两层木结构的清朝民居。天井坑坑洼洼,满地碎石,墙面被潦草地粉刷多次,显得有点破旧。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新中国成立后是粮食局粮食交易场所,现在属于国有资产,租给一些外地务工者居住。

  据洪允勉老人介绍,他家现在所住的4层楼房旧址原先是两间洋房,包括堂屋、偏屋总共7间,周围还有一套独立的清朝民居。这些房子在“文革”中陆续被打绳巷公社收走,直到1990年,林宅巷建塑料机械厂的员工宿舍,他们才得以在原址建起4间楼房。

  洪家世代传承孝友、笃亲德行。史料也有记载,清朝嘉庆年间的《瑞安县志·孝友传》专门记录洪氏始祖洪慎余孝友、笃亲故事。洪慎余重情重义,终生与兄弟一起居住,两家感情甚好;而洪慎余儿子洪守彝,也非常孝顺,中乙卯科(1819年)举人,充镶黄旗教习,但中举后,老父病故,他一直守父丧,直到56岁才出任河南永宁知县。在任期间,他建学校、省徭役、筑河堤,声名远播。洪慎余的孙子洪坤,也就是洪守彝的第3个儿子,也是个德行可嘉之人,他热心地方公益,受到当地百姓、乡绅拥戴。

  记者注意到,洪家在林宅巷的那4间房子不仅前门风格统一,内在格局也完全一致,甚至后门也相通,由一道小铁门形成一个独立空间,就像一座小别墅。洪允勉说,这4间房子曾住着他们4兄弟。几十年来,4家人互帮互助,关系非常好。

  花信楼主戏剧情怀

  打绳巷居民区老人协会活动室对面的柏树巷,有4间带院落的房子,这4间房子原先是一个完整院落,坐北朝南,雕刻精美的古式瓦当显现其原主人不一般的身份,这就是“花信楼”。它的主人洪炳文,是晚清文坛一位成就卓著的剧作家、诗人,是瑞安继高则诚后,成就显著的剧作家,也是洪家最有成就的子孙之一。

  洪炳文曾称自己住所之处为“楝园”,并对其钟爱有加,将其修葺一新,用于休闲娱乐,并自号“楝园主人”。在这幢房子里,洪炳文先后写出《警黄钟》、《三生石》、《悬岙猿》、《后南柯》等戏剧作品,《温州文献丛书》专门辑录他所有作品。上个世纪1990年代,市文物保护部门曾决定对花信楼旧址进行封闭式保护,但终因各种原因放弃。如今居住在这里的大都是洪炳文的后人,现年90多岁的葛志杰老人是洪炳文孙女婿。

  洪炳文出生于1848年,当时的清王朝因鸦片战争国门大开,各地动荡不定,瑞安也受波及,洪炳文小时曾亲身经历始发于平阳的“金钱会起义”,他还一度跟着父母在湖岭等地避难。他亲眼目睹一些乡民种植鸦片、吸食鸦片,残害身体,这些在他心中留下难以磨灭印象。

  在同龄人中,洪炳文入学时间较晚,8岁才进私塾读书,但他从小就表现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天赋,深受老师喜爱。他先后师从林梦楠、黄体芳、孙锵鸣等, 18岁那年入邑庠,直到25岁才成为一名禀生,功名始终与他无缘,一生中“虽五试十荐,迄不能售”。

  从小眼见百姓疾苦,却不能走“事功”道路,学以致用,洪炳文内心忧愤不已。他开始抛弃“经史古文”,渐渐对戏剧产生兴趣。他用半生心血,潜心创作,首开寓言剧先河,首创科幻喜剧。他的作品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剧本多达36种,成为明、清两代产剧最多的作家。

  “下层民众,欲开启知识以祛妖妄,固团体以安君国,非经史古文所能为力,莫如改良曲本,使庸耳俗目注意及此。”这是出自洪炳文《楝园主人自叙》的一句话,或可为洪炳文抛弃“经史古文”,投身戏剧创作动机做最好注解。他用最浅显形式借古讽今,宣扬爱国主义思想,用最生动故事教化民众,启迪民智,呼吁大家齐心协力抗击外来侵略。

  几百年前,陈傅良在林宅巷授课,呼吁年轻学子发奋读书,安邦治国;几百年后,在离林宅巷不远的柏树巷,洪氏后代——洪炳文启迪民智,呼吁大家齐心协力抗击外来侵略。两人传承着同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岷初先生“教育救国”

  1982年,温州中学建校80周年,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祝贺母校温中大庆赋诗云:

  穷乡僻壤旧家贫,

  五柳池边勤读身。

  岷老怜余如幼子,

  叔师训作畴人。

  学诗无计追苏白,

  筹算犹期继祖秦。

  饮水思源同八十,

  小词遥祝鹿城春。

  诗中的“岷老”就是洪允勉的二叔洪彦远,字岷初。洪允勉说,记忆中,二叔只是一普通文人,晚年时,他居住在林宅巷,终日读书写作,平日也与学者王超六等人聚会。

  其实,洪彦远是洪家接受新文化思想较早的人,他走了与其祖辈不同的救国之路。他幼承庭训,清末以文童入沣补县学廪生,后受康梁变法维新思想影响,“凡百新政,教育为本”,毅然弃科举仕途,学新学文化,走“科学救国”道路。光绪三十年(1904),洪彦远携妻室幼儿,东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苦读7年毕业回国,宣统三年(1911),洪彦远参加归国留学生廷试,授师范科举人。

  辛亥革命后,洪彦远先在河北保定师范大学、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数学,与沈钧儒、许寿裳、鲁迅等同事,后调浙江省教育厅任秘书长。当时,沈钧儒为省教育厅长。

  民国初期(1915年至1917年),洪彦远任浙江第十中学校长,即温州中学(创办于1902)前身。洪彦远在任期间,为适应时需,鼎力革新,躬亲力行,知人善任,聘请名师,培育人才,还亲自兼授数学,编写讲义。他领导有方,学校管理日趋完善。

  洪彦远“教育救国”,桃李满天下,不少学生更因他改变人生,其中就有著名数学家苏步青。

  苏步青家境贫寒,生活拮据,在温州中学时受洪彦远悉心照顾。苏步青曾回忆:“当时,洪校长兼教平面几何,看到我勤奋学习,常在自修时看我的作业本,每看一道题,就露出一丝笑容,有时频频点头。”1917年的一天,洪彦远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恳切地与他交谈,并告诉苏步青:“我要调离学校,到教育部工作。毕业后可到日本学习,我一定帮助。”

  1919年,苏步青中学毕业,想出国留学,但是家中无力资助。他想起洪校长两年前嘱咐,便给他写了一封信。不料,洪校长很快寄来200块银元。苏步青说:“我捧着白花花的银元,激动得流下热泪,洪校长不仅在数学方面引导我走上成才之路,而且从经济上给我及时资助。我非常感激,因为这是我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林家和洪家历史充满相似性,同样居住在林宅巷,同样从商贾之家变成书香门第,同样对瑞安的文化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不管洪家与林家的渊源何在,但是,这并不影响林宅巷本身魅力,或许正因为此,历史才变得这样引人入胜。几百年来,人事变迁,物是人非,而林宅巷却继续无声地传承历史……

上一篇:林去病烈士瑞中永远的丰碑
下一篇:林辜同宗溯源纪行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