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林惠龙传

作者:林家旭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0-11-11 23:48:09  返回首页

一、惠龙1941年出生在广东潮阳世代务农到了其父林铭记有所改变是船工,常年在外跑船林铭记是独子,为了躲避抓壮丁,带着妻儿共五逃难离开乡。们在海上经过两个昼夜漂泊来到柬埔寨。其时是1948年,林惠龙已经七岁,他两个弟弟分别是五岁和三岁。

林铭记抵柬时投靠熟,定居在金边市铁桥头。开始给别人打工为生,日子过得清苦。来柬第三个月,妻子李由于水土不服病故。林铭记自己一人带三个孩子很艰难,不得已将第三个孩子送给熟人养,后来此子跟养父姓,名字叫邱怡源。

林铭记打工稍有积储以后,自己经营卖冷饮等的小本生意,维持生计。不久续弦,其继室某。林惠龙身为长子,少年懂事,常帮父做买卖。但父亲要他读书。

林惠龙的读书经历比较特殊。他的小学是到铁桥头和尚庙里读的,读完小学才到金边端华学校读初。他读书很勤奋刻苦,所学过的课文他都力求会背诵,不会背诵决不罢休,因而他常常苦读至深夜。从而使他的背诵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古典小《三演义》他可以从开篇背到结尾。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1961年他接着读厦门大学函授,学习汉言语专科。他学习的目的,是将来可以回到祖国深造和服务。1965年函授毕业,毕业证书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签发。

在端华读书期间,他是全金边五所华校学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负责财政管理。他经常与同学一起到社会做勤工助学,募集资金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整个函授读书期间,他的负担更加重,边读书边帮助父亲做生意。父亲主要做菜干生意,他则负责将货物发送到柬埔寨各省。业余时间他还给当时的《工商日报》写稿,假期则到报社帮助做校对、排字等工作。写稿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增加收入,解决自己的生活,同时使他在经济上有能力帮助其他同学。

作为学生会的负责人,他积极参加了迎接新中国的领导人访问柬埔寨活动。他先后参加过组织迎接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以及李先念、贺龙、陈毅等领导人访柬的工作。为中柬两国友好作出自己的贡献,又能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

二、1963年,他与李氏结婚。婚后他的精力放在经营生意上。他的生意主要是经营大米。这段日子他的家庭生活比较平静,随着孩子的出生,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加大,好在有他岳父的帮助。他的岳父是金边大米协会会长,自己有大米加工厂,可以给金边大米市场制定销售价格。这相对来给他的生意增加不少便利。

1970年3月发生朗诺政变。政府控制大米市场,他的大米生意不能再做,他在新街市旁边租铺面,改做铜铁器具生意。虽然社会政治变化给人们带来很大影响,但是百姓生活仍按照以往常节奏进行,他的生意还可以做。一家人还可以过小康日子。

1975年4月,红色高棉打下了金边城,开始推行其新政策。林惠龙同全金边城的市民一样,被驱赶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他一家以及岳父全家一共三十二人,被赶到离金边二十多公里的叫“息安”的地方,在那里乘船沿湄公河上到磅清扬,转坐汽车到菩萨省,接着坐火车到诗施芬,抵达马德望省吞安诗罗县,在那里前后生活达三年零八个月。在马德望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红高棉实行消灭城市资产阶级的政策,对人民实行准军事式管理,不能随便走动。人们生活物质被严厉控制,吃不饱穿不好,有病不给医治,让他们自行消亡。林惠龙所在的村子每天都有人因患病和饥饿而死亡,常常有人阖家死亡的现象出现。如果早上起来看到哪一家的门没开,人们就知道那家人都死去。人死了,红高棉管理者就叫人将尸体用牛车拉去埋葬,连一张卷尸体的席子都没有。这个厄运林惠龙的家庭也不能幸免。他的太太和两孩子,就是在这段日子因为饥饿加上疾病而死亡的。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他还可以将太太火葬,留存一把骨灰。他的岳父母以及几个小舅小姨,同样被夺去了生命。

一连串的打击使林惠龙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他想起中国那句古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自己说不定哪一天也会这样死在这个偏远的地方,与其默默无闻地像一条狗那样慢慢的死去,到不如做点什么事情,让自己死得更加壮烈,让更多的人知道!经过多天的等待,终于等到一个他自己认为可以轰轰烈烈地去死的机会。

那天,红高棉集中五个合作社二十五个村的民众开会。会上红高棉的县长宣布,因为水库坏了,种不出那么多粮食,从现在起实行供应大米的新办法,以前一个牛奶筒的米是两个人吃,从今以后改为四个人吃。县长问各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对新的供应办法有没有意见,那些负责人没有一个敢说反对,全都说赞成!

林惠龙认为这就是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壮烈地死去的机会。他 在会场上站起来,对那个县长说,们搞革命为了什么?不说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好一点,让人们都能够平等?那么不禁要问,们这里一牛奶筒的米改为四个人吃,那么在金边的乔森潘和波尔布特,是不是也是四个人吃一筒米?人们对他的这个举动非常震惊,全场人都静悄悄的看着林惠龙和那个县长。这个时候他说这种犯上的话,哪个都认为他必死无疑。

林惠龙已经几年不理发不刮胡子,蓬头垢首,分不清到底什么年纪,外貌已经同一个疯子差不多。这个中年县长看他这副模样,大概生起几分则隐之心,没有当场严厉斥责林惠龙,而是转个口气说,这个老伯说的对!们只知道说赞成,但不知道区分为什么回一筒米会增加人吃,必须要收成好的地方才两人吃一筒米,收成不好的就四人吃。我们这里收成不好,所以才要分为四人吃。所以大家要下力气种地,多生产粮食。他的一通话,使林惠龙不能够死。

此事过后,管理人员分配林惠龙种一公顷水田,说是作为示范田。示范当然要做得比别人好,差了肯定不行。林惠龙带一些人去种,拉线插秧,横直行的秧都插得直溜溜,确实起到示范作用,管理者想不到他会这样插秧,找不到他的把柄。

林惠龙真正会的不是插秧种田,而是前些年经营大米时候在他岳父那里学到的碾米、煮糖、蒸酒等手艺。这些手艺在这个非常时期大大的帮了忙。蒸酒必须要一些基本的设备,如蒸锅。可是这在那个村子里很难找到这些设备。林惠龙自己动手解决设备,他找一张卖猪肉的桌子,在桌子上凿出环型的凹槽作循环槽,在锅顶上安装一个平板做冷却盘。他将煮糖后剩余的泔水放入锅内蒸煮,竟然蒸出了非常好的酒!蒸过酒的下脚料,他再加入烧熟的香蕉或者木薯,装在大缸盖好,放到太阳底下晒,不用几天便发酵,便制作出质量很好的醋。经过发酵长出酵母菌种,此后不需要放烧香蕉或者木薯,也可以不断地制作出香醋。有了烧酒和醋,他可以用它们同需要的人私下换大米等物,有了大米,可以保证家人不至于忍受饥饿,才能够熬到解放的那一天!

在那个环境里最怕的是发病。由于长期营养缺乏,林惠龙发了几次病,有一次得了盲症,天一黑他就完全看不到路。他是全家的支柱,他不能因为看不见就可以坐下来休息。不管怎么说到河边去挑水就必需要他去,因为孩子太小根本挑不动。他就叫孩子拉着他的手,他挑水跟着走,跌跌撞撞才将一担水挑回来,其艰难程度使他无限唏嘘。经过打听,他找到医治夜盲症的民间单方,用盐包着鸡肝烧熟来吃,才治好了夜盲症。

1979年下半年,越南军队打到了马德望。林惠龙和他的一家才熬出了苦海。

三、林惠龙带领家人踏上返回金边的路途。当年离开金边的时候,他一家以及岳父全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人,在马德望这段时间他们大部分都离开了人世,返回金边的路上只剩下六口人。他们跟随越南军队的车辆经六号公路出来,回到离金边有十三公里的地方住下。他们不能马上入城,必须等越南军队将金边城腾空,搬走有用的物资以后,才放他们这些难民进去。于是,林惠龙拾遗弃在路边的木板等一些材料,自己动手盖子住。不久,他们能够进城,是跟随在城里有工厂的邱怡源进的,住在乌亚西。重新回城以后,一时间不知道以什么为生。林惠龙那时靠捡拾城中遗留的杂物,拿到农村兑换粮食维持生计。

他非常感激他的太太!他太太临死前告诉他,当年他们离开金边时,她将一包金银藏在水池底下!如果他有机会重新返金边,要记得寻回这些东西。他重回老宅到水池底下摸索,果然找到这些东西!试想当时一片兵荒马乱,对家里那些值钱的细软,人们要不就是来不及收拾,要不就是全部带在身上出城,这些做法其实都不能给保得住这些财物。当时将财物带在身上出城的,一路上不是被偷就是被抢,根本保不住。是他太太急中生智,为他保住了活命的财产。这笔财产为他后来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0年,他想利用这笔钱作为资费,带领全家到泰国生活。他来到西哈努克港,住在龙岛,打算在那里转道泰国。恰巧他遇到了在越南军队里当官的一个旧相识,这朋友听他说准备到泰国去谋生,就劝他留在此地发展,给他介绍一些生意上的关系,搭起了越南和泰国方面做买卖的通道。这样,他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会。

当时柬埔寨虽然红高棉被赶出金边,但是国内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国家的管理尚处在无序状态。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物质奇缺,人民生活资料很多要从国外运入。同时越南需要的生活资料也严重不足,需要利用柬埔寨作为中转地,从外国施入有关物资。这些大大刺激了西哈努克港海上自发贸易的发展,给一些头脑精明的生意人一个赚钱的机会。

林惠龙是柬埔寨最先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海上边境贸易的人。泰国供应商见他讲究信用,为人可靠,都是将货物先给他卖,卖出以后再结算,大大减少他投入资本的压力,甚至不需要他投入本钱,而且让出的利润空间比较大。那时泰国供货商给两匹布价钱是一钱黄金,他每匹布批发出去是一钱黄金,可赚百分之五十。利润相当可观,往往一个星期就可以赚五十两黄金。黄金比较笨重,限制了贸易的进度。他发现仅靠自己做已经不能适应供应商的要求,于是他向金边的兄弟朋友以及熟人传递信息,叫他们一起来参与。这些人纷纷来到西哈努克港经商,几乎都住在他家中。这些亲朋好友由此发轫,成就一番大事业,后来他们都成了柬埔寨富甲一方或者是商界的顶尖人物。

龙岛的海上边境贸易历时三年余。柬埔寨的政治局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正逐渐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海关各项管理开始走上轨道。龙岛海上贸易被取消,边境贸易只有国公、马德望等省份存在。但是,林惠龙以及和他一起参与龙岛海上贸易的人完成了资本积累,挖掘了第一桶金。

他手上有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后,考虑投资实业,图谋新的发展。他第一看好的是购入土地。那时侯的土地价格便宜,凡有人提出要卖土地的他都统统购进。其次他投资兴建工厂,前后建成制衣、鞋业和藤椅加工等五间工厂,或自己经营管理,或与人合作经营。西哈努克港是个海边城市,颇具发展旅游业的潜力。1980年代中期他投资酒店业,所建的“山顶酒店”规模大而且形式新。

四、林惠龙的事业蒸蒸日上,财力进一步加强。他认为从社会得来的财富,在适当的时候要回馈社会。他最优先考虑的是兴办学校,一人担任西哈努克港市三家柬文学校的懂事长。1988年,他大力支持恢复港华学校,自己独力出资租赁几间排屋作为学校的教室和校舍,而后再向政府购买一公顷土地建设港华学校。西哈努克港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少人家生活还比较困难,这种家庭的学生入学校读书交不起学费。为了支持更多的后生学习华文,他宣布每年他负责一百个学生的学费,从而使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能够免费入学读书。他的捐赠不局限西哈努克港市,对柬埔寨各省的华校他都热心资助,全柬数十间华校都有他捐赠的课室或者教学设施。

他已经回馈社会的项目还有:无偿划出十公顷土地作为义地,让无钱安葬先人的人家免费使用。他与西哈努克港市政府商定,凡是经济困难人家,不管什么人,无钱购买棺木的他一律免费赠送,无钱埋葬的他支付有关费用。他捐赠五公顷土地给市政府建孤儿院;捐十万美元给柴桢省建设一个足球场;捐十万美元给王家军海军建子弟学校;捐五万美元给王家军陆军建训练营;给驻扎在龙岛的王家军官兵安装五个太阳能发电站;给西哈努克港市每一个和尚庙捐款五万美元左右资助。修路铺桥以及给华人社团建设等方面的捐赠更难以统计。

凡二十余年,他用现金形式向社会的无偿回赠,平均每年不下于十余万美元。其赠给国家的土地价值更是大得难以计算。对此,洪森总理给他的评价:“林惠龙对国家的贡献很大!”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2000年西哈努克国王给他御封勋爵;2007年西哈莫尼国王给御封骑士勋章;2003年洪森总理给他颁发国家建设金质奖章;同年谢辛议长给他颁发金质骑士勋章。国家给他颁发的其他各项奖章还有十数枚,不作细列。

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瞩目和尊敬。他先后以企业家身份随同洪森总理出访十数个国家;被任命为参议院议长谢辛的顾问;担任柬埔寨总商会副会长、西哈努克港省商会会长、世界林氏总会副会长、柬埔寨西河林氏总会会长等职务。

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和爱国乔领,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始终关注着林惠龙,中国领导人访问柬埔寨,必然接见当地的华人华侨代表,他都是代表成员之一。从2000年起,他先后受到访问柬埔寨的中国领导人江泽民、朱容基、李 鹏、吴 仪、尉健行、温家宝、贾庆林等的接见,和他们合影留念。

林惠龙旅居柬埔寨数十年,心系祖国的情怀始终没有变。2006年,他率领柬埔寨林氏总会代表团访问河南省卫辉市,为建设比干文化公元捐资一万美元。祖国发生什么大事需要经济援助,他都争先恐后拿出钱。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第一个到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捐赠十万元人民币,支援祖国抗震救灾。大使馆还没有来得及布置迎接场面,他捐赠完就离开。

林惠龙回赠社会不图名利,从来不声张,常常拒绝媒体公开报道宣传。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默默地去做就行,刻意地宣传声张反而使自己不舒服。他每天晚上都会躬身自问,严格保持低调和谨慎的作风。

林惠龙有弟弟林惠盛、邱怡源。其原配夫人李氏共育五子女,两个在红高棉时期死亡。与继室翁美清育有三子女 。1999年收养一子。现有子女七人,他们是林哓云、林哓燕、林立文、林立才、林晓珊、林晓妹、林某某。

上一篇:林少雄传
下一篇:林财通传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