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北大资深教授“怪人”林损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2-5-30 13:11:03  返回首页

 

北大资深教授

 

 

   

  南宋时期永嘉经制之学与宋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形成鼎足之势成为一时显学但到元朝以后,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哲学,科举考试以它作为录取标准,非程朱学,不式于有司影响所及海内之士,非程朱之书不读。历明及清、理学已一统天下,带有异端性质的永嘉学派急遽衰落,几乎无齿及。晚清,由于封建王朝的腐败,列强的侵侮,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抵御外侮,振兴华,结合西学输入,永嘉学术也开始复兴。首先,是孙衣言、孙锵鸣兄弟创办诒善书塾,刊印《永嘉丛书》,大力倡导陈傅良、叶适之学;求志社诸贤如许启畴、陈虬、金晦、陈黻宸、宋恕等更从实践中汲取西方思潮,予以发扬光大。孙诒让也继承遗志,考据之外,推进教育,鼓励实学,于是瑞安人才,大批涌然,隐然执全省牛耳,在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中,都发生了重要影响。永嘉之学衰八百年而复兴,而陈先生(黻宸)独集其成。黻宸卒后,损承其绪,益为弘郭深远,精奥圆融,不争枝叶,不辨门户,含茹名理,从容道术(民《瑞安县志稿》),成为最后一位传人,但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播,时代的剧烈变化,挽救危亡,已非永嘉之学所能胜任了,但爱国、治学的一生,们仍应该充分肯定。

  损(1891-1940),字公铎,一作攻读,别号叔累。幼名慈训,学名存中。父仁果,字养颐,善书法,后师从陈黻宸介石,成绩为同游者之最,介石以四妹妻之。婚后,从上望迁居县城太平桥。母20岁生兄作训,名惠中,后改名辛,字次公。22岁时,养颐以院试第一,成为县学生员,朋好友,盈门祝贺。母怀孕已8月,从早到晚,劳瘁过疲而早产。这时正是116日,天寒地冻,灶火初熄,养颐出外求药未回。呻吟中,人有用罐中冷参汤给她服,才呷一二口即昏厥,一点钟后去世,养颐见损即抚膺而泣,斥不忍顾,曰:雏儿生而啄母,宁望孝耶。这时,舅舅介石先生赶紧抱起哭声微弱的婴儿,嘱托甫嫁而寡无子的三妹郑,悉心抚养,但郑不乐意,郑长跪至日影屡移,乃得请,条件是不得作为郑家继子。郑家又处处刁难,三年无乳,更断鱼肉,林损身体非常瘦弱。郑母对的教育,是寓严于慈,声气凄绝,怀抱之中,枕褥之上,梦寐哦,皆在学术。平时更灌输以忠孝节义之事,使他慕义疾恶,感情都自衷达面,未少文饰。三岁,外祖父琳山公招郑氏和守寡的大姐邱氏都回外家居住,郑仍以刺绣佐饔飧盐米皆待给于纺织。三舅父醉石也非常疼爱这个外甥,教他读《诗经》等。在这样的家教下,六龄毕五经,或疑有宿慧(《述学》),但也养成孤介自赏,别成一家的性格。

  七岁,生父养颐病卒,三舅更负起全部教育责任,每天送他到一位林姓的老儒处学习,晚上接他回来。到十岁时,已能操笔缀文,千言辄就,老师宿儒惊叹,以为鬼工。十一岁,舅父又安排从宿儒程石仙学习《史记》、《荀子》、《列子》等书,仍每日接送,夕归,必尽举所诵习者陈诸舅父之前,舅父坐听之,既一字不滞于口,乃相与阐发理蕴,无纤悉之遗。更于本书之外,有可以旁推交通而为辅翼者,必征引贯彻之。又为博论古今上下得失之故,与夫忠臣孝子奇侠义士之行,次及稗官所载、野老所传,凡可以起兴会而养身心者,靡不剖决指示,使他有所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十二岁,介石办了个颍川家塾,由26岁的陈怀执教,他即进去学习。二年后,扩充为翼圣学校,继续在校学习。陈怀所教的是《春秋公羊传》及《中庸》、《礼运》、《汉书艺文志》等,博引旁征,启发开悟,与当时盛行的公羊学相联系,同学中有疑难者,向他询问,他言之恒滔滔不穷,上下古今,夕昼而继之以烛,益畅前旨,必求所以开悟之者而后已

  1905年,陈怀到京师任学部编书局分纂,他为分担家庭困难,受聘到平阳就乡校童子师,而所谓童子,或胡须白且生孙者。他后来在《忆昔》中也登坛十五王通,北面非无白首翁。太翼铜川汾水际,平阳北港鹤溪中。

  1906年,舅父陈介石被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调到广州,任两广方言学堂监督,兼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次年春兼负责师范校事。林损也在这时进入师范,住在马叙伦的寓所。从此,他既获侍其舅,与闻讲论大义,于术益精,并以拯溺援穷为志矣,友朋之间,此念尤切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亡,他深为国势或崩以裂,或溃而腐担忧,曾作《拟上摄政王政见书》,表达政见,被师友劝止而未发,但他谓太平为可期,叹立宪之未善的议论,固已惊其长老,得到许多人的赞誉。1909年毕业,返回故乡,20岁,陈怀介绍他到乐清西乡柳市高等小学任教,这是乐清最早成立的两所高小之一。他在代作的卒业训词中,勉励学生在中原方多事之秋,毕业后应继续进德修业,立志建拔万古勋,以便戎敌外戟,庶物砥平,这也正是青年林损的梦想。

  冬,他与王佚结婚,回瑞安高等小学任教,邵成萱等就是他这时的学生。宣统三年三月,瑞安县令金汉章借禁烟名义敛财虐民,激起芳山等处民变,误杀了省禁烟委员汪锡祺等6人,他协同县人奋起抗争,在县人东教场追悼会上,他撰写《追悼汪吉卿演说词》、《汪锡祺被记》等文,严辞揭露谴责,迫使金令被撤职查办。

  民国元年,陈介石在上海被选为世界教会会长,并与闻共和建设讨论会之事,介绍林损任共和建设讨论会文案。秋,兼任《黄报》编辑。《黄报》,薛大可创办日出一报,针砭政治,臧否人物,笔尖所到,有丝丝入扣之妙,读者与林白水之《社会日刊》等量齐观(陈赣——《睇向斋谈往》),这与林损辞令所布,枢机所发,莫不崭绝独立,风飙电驰,慷慨激昂,闻者心折的文章魅力有关,他也以是有声

  在《黄报》任职不过两个多月,第一次以具名,报纸即停办了。但他写了二十多篇针砭政治,臧否人物掷地有声的论文,如《书大石正己〈支那之命脉篇〉后》痛斥日本侵略者断言吾国必当瓜分以抵于灭亡之谬论,一一批驳他的诬蔑论据,声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咄咄岛夷,不能与汝并容乎天地之间也!要求国人把某政党党魁之最有声闻者大石的言论,作为惊醒的雷霆,疗疾之药石,努力振奋自强,克服内政不修,民德不兴二大病,就不会有瓜分之患。在《俄罗斯革命之异日观》中,断言俄罗斯革命之必能有成革命之后,必能成为地球上共和之国,预言自今以往,不五十年,将尽五大洲各国皆移为共和政体。在《续论总统制内阁制之商榷》中,针对袁世凯的野心,主张限制总统权力,防止专制之毒死灰复燃。见群龙之无首,造旧邦之新命,扫糠于千载,是所望于诸公。在《报界箴言》中,慨言当时报界四弊:一是,不是争真理,而是党同伐异,争一己私利;二是,即曲笔以阿其党垄断贸名,迷惑上下;三是,即穿凿事实,以迁就(自己)言论,采访不求其实而征其是;四是,即逞飘忽之才,设两可之辨,操无穷之辞,使人跌遏而无主,因时乘势,倒置可否,要求舆论阵地不可以意气从事,而心术学术不可不切实讲求。未言我亦报界之一人,不敢自命”“无罪无蔽也。虽然,我而有蔽,则愿献身作万矢之的以为诸公先,表明追求言论公正自由的大无畏气概。

  民国二年,陈介石被选为第一届国会议员,二月抵北京,兼任北大文科史学教授,他亦从之赴京,旋被聘主持《新民日报》编务,写了《发刊词》、《新民日报达旨》、《释言》、《说报》等文。当时北大校长胡仁源看到这些文章,以为陈亮、叶适不过也,聘他任预科讲师。

  风华正茂的林损,牢记二舅的教导,夫所谓学者,将出其所用而措之于天下也,即于秋季回家,独力出版了以个人命名的《林损杂志》,希望通过它达到从民到觉之拯之的目的。雄心勃勃地计划写一系列文章名《中华民国燃犀大论》,分名实、问宪、集势、辨分、牧民、自治、放心、刺俗、忧贫、失教、荡业、天戮、邪蠹、罪法、察吏、议兵、决藩、览冥、广变、亡征20篇。第一篇名实,认为中华民国的共和立宪属国于民是名不符实的,政权仍掌握在腐败的旧官僚和所谓革命元勋之手,只有唤起民众,以至众之智,至众之力,建设国家,沛然莫能御也。众无智力,此共和之所以大伪也。此文颇传诵于一时。但在《永嘉瑞安光复始末记》一文,则一州大哗,因为它矛头直指温州统领梅占魁,与和他勾结的一批绅士,借光复名义揽权营私打击异己的丑态。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纷纷致书督责,他写了公开信《答林耀祖书》,诸被贬者,虽能附权乘势,太阿倒持,可无罪而杀士,但自己仍敢侃侃陈言于其旁,撄其逆鳞,诚以事实之可征,道理之难诬,直笔之不可无系,而自信为有区区能言之才,而报馆有言权,遂不惮昭揭于众,末具林损特白以示不屈。经此风波,杂志办不下去了,便从事《政理古微》的写作。该书分政始、述古、制法、爱民、养性、劝学、尊隐、尚俭、重农、综核十项,并题辞明志,末云:差幸著书如作茧,成甘自缚群黎,只要对群众温暖有帮助,他是愿意作茧自缚的。

  民国三年,他到北大任教,七年升为教授,从此情挚传经,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京师故人文渊薮,而大学尤名师所聚,一时朋辈如陈汉章、刘师培、黄侃、吴梅、钱复、张尔田之伦或以经史著,或以辞章显,咸骋骥而奋风云,腾英声而懋芳懿。而先生以弱龄周旋其间,吐纳百氏,提衡道儒,讲学之余,潜心著述(徐英《瑞安林先生公葬表》)。他年龄既轻,思想又活跃,与学生关系相当融洽,在《丙辰学会题名录序》说:予之与二三子居也既三年,而上下左右,噢咻砥砺,若家人骨肉,怀抱洞开,肺腑并见,所宜历久不渝者也。

  不久,挫折相继而来。191777日,三舅醉石病卒。二舅介石闻弟疾病,从五千里外冒暑奔视,入门旬余,遽遘大变,卒至悲弟自伤,浸至成疾,731日,亦卒于家,第二年,才周岁的儿子守井不幸矢折。亦师亦友的表兄陈怀,接任北大史学教授后,以敬业病卒于校。打击接踵而来,五四运动时,他因病肺回故乡养疾,回校后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给他以极大冲击。他站在以保存国粹为旨的《国故》月刊派刘师培、黄侃一边,与马叙伦、黄节、吴梅等一道聘为特别编辑,当时白话之风盛行,胡适、钱玄同认为推翻孔学,改革伦理救现在中国的唯一办法。然欲废孔子,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钱云同《中国今后之文学问题》)。损大不然,以为注音乃汉学之原,出组汉学研究会,昌言复古,著《汉字存废问题》长数万言,力辟其不可行者凡二十五事。玄同及适亦不敢谓非,送他一个绰号骨董(陈谧《林损传》)。他反对全盘西化,提出撷新扩故,以为我闻取新说以扩旧学者,未闻毁旧学以从新说也逐新者妄,守旧者愚,其大本大法皆失之矣。他的耿介率直的性格,使他处境日渐困难,在《致陈桢臣书》说:损身当横逆之冲,若无障挽之具,庄语不足以喻沉浊,谐说乃有类乎俳优,投鼠顾器,抽矢去金,委蛇退食,扪心自惭。间引一觞,聊遣烦闷,而暂欢片刻,积惨弥年,颜虽偶朱,肺乃先灼。开始耽酒了。

  这时,浙江省议会议长托人请他从政,他拒绝了,并反省写《政理古微》前后的思想变化说:损初读书,颇解文墨,继耻雕虫之为,稍作经世之想。稽考典籍,博采輶轩,察董、贾之大猷,辨管葛之成败;谘农桑于父老,问疾苦于阁阎;锱铢偶得,必载之书。历世既久,粗知纲领,抽毫落纸,颇亦斐然,世不我用,皆为弃物。及今复视一过,乖错弥多。昔以失位为衰,今以得免为乐。不禁慨叹:憔悴卅年求一饱,高谈平治欲谁听?面对北洋军阀内战不断,往复还,血与泪,不获已,求一醉,只能以酒浇愁,性格也越趋怪特,被称为北大怪人之一,他也干脆说自己佛不能成愿作魔了。正如王季思在《刘景晨先生遗诗序》中所说:

  我所认为的同乡前辈,如瑞安林损,平阳刘绍宽,永嘉刘景晨,在辛亥革命前后,大都继承永嘉学派的遗风,兼受时代风云的激荡,表现积极的入世态度,志于所学,匡时济世。到五四运动以后,世变益急,忧患益深,他们既致慨于旧民主主义之换汤不换药,又跟不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前进的步伐。于是或栖迟山林,潜心佛乘,或埋头经史,重理旧学。间亦发为诗歌,彼此唱和,本无意与提倡新文学、鼓吹新文化者相抗衡,仍不免在新的革命思潮面前受到冲击,抑郁而终。这是中国革命历史曲折前进过程中老一辈学者的悲剧,也是我们文化学术领域未可低估的一笔损失

  但林损处于激流旋涡之地,面对种种丑恶现象,他不甘心沉默。孔饮亦千钟,中有忧时泪1925年章士钊因谄媚段祺瑞,兼任教育总长,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命雇用流氓女丐殴曳学生出校。师生在校外重新开学,他与鲁迅等一道,每周去女师大义务兼课四时,讲授两种功课。57日,北京学生举行国耻纪念会受阻去质问章士钊,被警察打伤和逮捕,对这种蹂躏学生行为,他义愤填膺,写了《讯章》一文,揭露章弥傲弥谄,弥好名而弥无耻的面目。次年,北京又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镇压反帝爱国的学生、群众的·一八惨案,他写了《丙寅三月十八日即事》,抒发悲愤谴责之情。

  1927年春,奉天(今辽宁)东北大学校长邀请他到沈阳任教,他与黄侃同往。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后,出任东大校长,他经常轻装至校,在别墅招待全体教授。他很钦佩林的学问人品,常邀他探讨学术,两人情谊甚笃。皇姑屯事件发生,张作霖被日寇阴谋炸死,燕丹桥下机终发,丁令城头弹竞飞此邦直似千年,走骼飞户不忍言。当时黄侃已离沈,寄诗劝他不要再滞辽东,乃于次年秋后入关,曾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29仍至北京大学讲席。但这时同校教授黄晦闻节、马夷初叙伦与先生交素笃,治经史诸子文学亦俱有根柢,而俱为新学之徒所惧,而皆先后离校去。及先生之返也,新学之徒,相与嫉之,但他学不厌而诲不倦,善启发而工诱导,析疑剖滞,简要清通,舌本粲华,情澜不歇(徐英《林公铎先生学记》。学生中喜新文学者排之,喜旧文学者拥之,其得于人亦有在讲授之外者(马叙伦《石屋馀沈》),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

  1931年,蒋梦麟任北大校长,胡适任文学院院长,后又兼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他的处境更困难了。但他有节概,犹是永嘉学派遗风也,既不肯屈己附人,而尤疾视权势,其在讲堂有刘四骂座之癖,时时薄胡适之(同上)。在北大演讲的题目中有《诛学侩》,手稿《辨奸论》,特注明诛胡适也。与胡适矛盾,一般人都把它看成是白话文言之争,实际上是学术和政治观点的分歧,胡适自言有考据癖,他独不喜清人之学,尤不能为考证训诂章句之学所拘(《学记》)。胡适主张全盘西化,他认为,撷新扩故。特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胡适认为我们可以等候五十年既然中国并无取得军事胜利的可能,那么整个华北的军事占领就是换取日本人统治下的和平的唯一选择(转引自江苏人民出版社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而他则斥责道:谓中国可暂亡五十年者,此何言也?谓中国无文化者,此何心也?谓宜弃国粹而一归于欧化者,此何理也?……一坠荆棘,逆施倒行。今外侮之来抑又甚矣!无伥何虎?伥之毒甚于虎也!”“胡适之流,挟其淫妖狡险之才,倡浮薄无根之学,为异牛马走,揭旗帜以拥皐比,陷溺人心,不知何底,矛盾已无可挽回了。

  1933年,北大学生浴室坍塌,造成一死一伤。追悼会上,他的挽联是:重压之下,安得不死!洁身自好,何以为生?愤激之情,直指整个国民党统治社会。

  19344月,北大以标榜革命的名义,系的多年教授林公铎解聘了。林先生傲慢,上课喜欢东拉西扯骂人,确是有懈可击。……(胡博士)自己有了权,整顿、开刀祭旗的人是反对自己最厉害的,这不免使人想到公报私仇。如果这样,林先生所失是鸡肋(林给胡适等人信中指北大教授一职——陈注),胡博士的所失,就太多了(张中行《负暄琐话》)。

  为适之所排而去(马叙伦),黄侃立即邀到南京中央大学。他应聘后,又与黄节、吴梅、汪东等老友共叙一堂。1935年正月黄节卒,秋黄侃又殁。自黄君之殁,而先生旧好凋零殆尽,其诧傺无聊,有非旁观所能知者(《学记》)。他在《夜起》诗中叹道:黄节谓损不可死,黄侃谓损不能死。呜呼所言犹在耳,而二黄者皆死矣!北居林黄损与节,南来黄林侃与损。梦中何尝不聚头,一觉两泪湿衾稠。

  1936年,他辞去中央大学职务。秋,于右任推荐他到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为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大)任教,每周文课4小时,月俸四百廿金,延遇之礼,可谓优越。他暑假返里时,全面抗战爆发,干戈阻绝,只得里居不出,面对日蹙国千里,忧心如焚。

  19389月,教育部聘请他为本部特约撰述。他打算将盈箧积稿好好整理,会当广倩书人,源源录寄,实践《叔苴阁丛著提要总序》中的计划。《伦理正名论》已于战前印竣,《老子口义》、《文章学绪言》、《中国文学讲授发端》、《永嘉学派述》都是讲义本;《比较学》、《叔苴阁诗录》和《叔苴阁王录》均只刻一部分。根据他的手稿提纲在永嘉学派研究方面,他要写分十章的《永嘉学派说略》及《瓯学统》、《瓯学者旧传》。在诸子学方面,重点在老、庄,有《老子广义》、《老子集语》、《老子通义》、《老子纬》及《庄子总说》等。在逻辑学方面,拟写《分析名学论》、《无穷名学抉微》、《非名学》及《论理真诠》等,后者且列出8章的要旨。他还打算将北大所见所闻写成《灵犀志》分为蔡氏篇、校制篇、职员篇、教员篇、校课篇、学生篇、集会篇、男女同校篇、总论,这和他拟写的《中渚燃犀录》、《医林外史》等,都未见存稿,让人非常惋惜。

  抗战三年以来,外患孔亟四海鼎沸,兆民嗷嗷。他虽是一癯儒,但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在《求仁论》中声言:中国必可不亡,中国学统必可大兴,非有他焉,我欲仁斯仁至也。坚持全民抗战,中国一定能够振兴。在《醉中作》,幻想死后要重来甘作壮丁来,呼吁世外桃源休更觅,踢翻蓬岛即神仙忧国之思,时时见于颜色。”1939年,听说马一浮在重庆办复性书院,他心窃慕之,以谓君子,居乱世,于国无匡危抒难之功,亦当昌其所学为时用,因谋共立翼圣书院于乡(《林损传》)。与弟子李翘、侄陈谧等发表启事,订定章程并严格要求自己,立自省课目,要戒酒戒浅露等。但这时已益羸瘠,且屡患神经衰弱之疾,发白齿落,目眩耳聋,手指颤动,持笔维艰了。1940年孟春,邱氏表妹卒,夏六月,郑氏表姊(按即大姨母邱氏的女儿,过继给三姨母郑氏,从小与林损一道长大)又卒。损忍泪慰,虽勉将事,衰疾交乘。他仍写下了一篇绝笔之作《答后叔解后》,表达了上报亲恩续成撰著的愿望。

  在文中,他总结了一生奋斗过程,颇与鲁迅的韧性战斗、壕堑战术相似:损之居太学也,盖一人之身而四战之国也。矢来有方,则为之铁甲以御之,矢来无方,则为之铁室以御之。必不获己,居环中以应无穷,操名家之纽,而驰聘以纵横之术……以是免于败绩压覆之惧。顾损是时,学亦稍进,徒欲拨乱世而反之正,斯不得不攘臂而与人辩,退居一室,未尝不兢兢惕惕,取六艺百家之说而研极之。世运所趋,既救火而益扬其沸,众所指目,或在公孙龙、惠施、苏秦、张仪之间,损于是得辩名。或推而上之,拟于老、庄、文、列之徒,损于是得狂名。或见其曾研释典,则以异端名。或取其所作,以为不懈,可近于古,则又交相以文士为名。而于其大经大本,所谓诵数以贯,思索以通,为其人以条理者,转皆掩匿而不可见。那么,他所谓大经大本,贯通一气的是什么呢,该是他《述学》一诗所云大道偶为基,出入常变际,乾元善用九,反复玩斯意。他在晚年《论学术》手稿中归纳为数十字,经过反复攻破,增减不得的道体为偶,其用为化,系化曰情,主情曰我,大我曰心,处心曰乐,其乐曰善,至善曰情,明情曰中,体杨之义,由孔之恕,行墨之仁,持庄之平。不纵一性,万性成遂,不纵一欲,万欲亦成遂的对立变化哲学观。

  七月下旬,林损感冒发热,缠绵一月,终至不起,于八月二十六日去世,享年五十。他的学生徐英在重庆闻讯后,立即裒次旧闻,为述《林公铎先生学记》,高度评价他的学术成就,认为他得非孟轲氏所谓豪杰之士?陈谧《林损传》则评论说:余尝谓损生平嗜酒,人目以为狂而争避之,然损竟以此自免。夫损之狂,非以酒,盖有道焉,非狂不足以济其学也。呜呼,损真可谓善狂者矣!但周作人在《知堂回忆录》中,则把他与辜鸿铭、黄侃列为北大三怪人之一;徐英也说于时大学中目林、黄、刘(师培)为三怪

林损卒后,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下令褒扬。三年后,张继、于右任、朱家骅、陈立夫等70余人建议于412日公葬先生于瑞安前韩山之麓。徐英撰的《林先生公葬表》由沈尹默书写碑文,今存于玉海楼文物馆。张学良当时被软禁于贵州,闻讯后写了挽幛人师、经学、国学大师以示悼念。其侄孙林慰曾等于2002年在台湾出版了《林公铎全集》1-2册,《叔苴阁文录》因台独阻碍而搁置未出。

 

 

 

 

 

上一篇:辛亥革命风云人物——瑞安籍同盟会、光复会会员护国军将领林摄
下一篇:纪念梅州慈善企业家——林芾棠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

     

热门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