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闽书》惊现千年遗物 窥斑识豹“林浦”真迹

作者:舟越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7-9-20 21:44:09  返回首页


大概十几年前在某地出差闲逛古玩市场时被一只造型灵巧而古朴玉笔筒吸引了从玉自然受沁程度推测,这只玉笔筒至少有700-800年之久的历史了,而从题材和刀工看,有唐代遗风,对它甚是喜欢经过几轮讨价砍价之后,最终倾囊得它而归。珍藏这十几年间,也没把它轻易换主。今年孟春把玩欣赏时,无意间对上面的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一连串疑问也就随之而来。浦是何许也?什么年代的?什么地方的?当过什么官没?有没有鲜为知的人生故事呢?于是利用空闲时间,我查阅不少浦先生的相关资料,但遗憾的是,除了明代何乔远《闽书》和福建林浦濂江林有零星记载外,已经查阅过的其史料中,尚未有记载林浦先生的事迹,或许有记载的,只是我还没找到。不过,话回来,任何一个人能在史册上被留下正能量的评价,即使是只言片话,也算是了不起了。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在那战乱不断,朝代更迭频频的短短53年中,但凡有所记录的,就显得无比弥足珍贵。


这只玉笔筒后来经北京《文化部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玉器组专鉴定为宋代之物,并颁发了藏品备案登记证书。我自认为这玉笔筒年代在五代十国到北宋初期这50-60年间的想法,和专家们的断定基本相符。
古玉能传神,每一块玉的由来都浓缩着一个历史故事,从玉的质地、造型到工艺,都可以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缩影。这只高13.3厘米,重488克的玉笔筒,跨越时空千年之后,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究竟承载了笔筒主人怎样的曲折人生呢?那我就先从制作玉笔筒的创作原动力开始,层层抽丝剥茧,阐释玉笔筒主人的身份。
先从玉笔筒的质地进行阐述:玉笔筒是用新疆和田青玉子料作为原材料雕凿而成。从隋唐至五代十国年间,朝廷对官员的用玉制度已经渐渐趋向标准化、系统化了。在《新唐书•车服志》和《唐实录》记载中我们得知,上至帝王下至基层官员,都可以通过用玉的颜色和数量而被区分官职等级。如《隋书•礼仪表七》中记载:“天子白玉物博、太子瑜玉、王玄中玉、自公以下皆苍玉”。“公”在唐代指二品官员,也就是,自二品官员以下的官职等级,只能佩戴或藏有青色玉器。唐代中后期,和田玉原石紧缺,连唐玄本人用玉也比历代皇帝降低了一个等级,而林浦先生藏有这么大的玉笔筒,可见并不是一个普通小官。玉的颜色和大小是推测林浦先生为唐末幕僚的佐证之一。再看玉笔筒的背面,用楷书阴刻了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的诗句,“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森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林浦”,那么这又能折射出玉笔筒主人的何意呢?
王维,是唐中期著名诗人,官曾至尚书右丞,是正四品,后因“安史之乱”受到牵连,在其弟王缙的极力保释下,贬官返乡,回到长安蓝田辋川别墅,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而玉笔筒上的这首《竹里馆》是王维贬官之后的作品。“安史之乱”后,曾经辉煌的大唐帝国已经是壮士暮年,政局动荡腐败,皇子争权,骨肉相残,导致曾经有着一颗赤诚之心,满腔政治抱负的王维,也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
唐末朱全忠杀昭篡位后,为排除异己,巩固政权,大量屠杀官僚,使得为官之人更是终日惶惶,担心无妄的杀身之灾。正是在这样阴影政局的笼罩下,林浦先生逼迫离开家乡固始入闽避害。在幽深的森林里,独自一人,仰天长啸,一吐胸中对大唐政治衰败的惜痛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的无助与同情,无奈之下,他只好寄托于皎洁的明月,平添心灵上一丝的光明和温暖。不同时期的两位官员都身逢乱世,但忧国忧民的赤心相同存在,因此产生了共鸣。这估计就是林浦先生引用《竹里馆》的本意。林浦先生把王维诗中一个“深”字改成了“森”字。在我看来,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表示他对王维的尊敬。名讳从周代开始盛行于唐宋,通过改字、改音或减少笔画对皇帝、君主、贤人等表示敬畏。第二层意思则是林浦先生入闽处真实地貌的描述,他的所在处是一片原始森林,故改用“森”字。据林浦先生的后代,林其庆对其鼻祖在唐末五代年间入闽的地方考证,林浦先生当时的落脚点是三面高山峻岭,森林密布,这就侧面印证了林浦先生改用“森”字的用意。林浦先生引用王维的诗句的另层寓意是他对入闽前政治沉没的告别和割舍,以及入闽后思想上化整归零、重新启航的拳拳雄心。那么这层寓意又是何以见得呢?玉笔筒底面用篆体阴刻的四字真言,是整个玉笔筒的点金之处,折射出了林浦先生的洒脱和睿智。“乾乾高升”的寓意是:君子须谨慎处事,自强不息,一步一步高迁。“乾乾”两字最早出现在商代《象辞易》中,意为:谨慎貌、自强不息貌。与“高升”搭配成成语是林浦先生首创。而现在,林浦先生的“乾乾高升”是表示为官之人,在仕途上应自强不息,两袖清风,这个成语也将传偏大江南北,风靡全球。
入闽后林浦先生思想上的华丽转变,可以借用西方神学家尼布尔的著名祷告文来诠释,即: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此两者的智慧。毋庸置疑,林浦先生做到了。当时唐末的政治乱局,是他无法左右,也无法改变的事,所以他只能引用王维的诗句来表达心中所想。入闽后的林浦,用勇气遵循“乾乾高升” 的为官之道,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务实在为官治政之中。如:何乔远《闽书》中记载林浦先生的事迹:唐末避地海滨,凡山巅水崖,可维舟处,皆凿井以给行人,人名林公井,及卒,里人祀之。由此处的描写,我可以大胆推测,林浦先生为官之时,曾经凿井救济过乡里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为民的善举,只是史料缺失不详或未记载而已。林浦先生逝去后,乡里人立庙祀之,按当时唐代的《开元礼》明确规定:五品以上的官人才可以立庙祭祀。北宋司马光在《文潞公家庙碑》中记载:“唐世贵臣皆有庙,及五代荡析,士民求生有所未遑,礼颓教侈,庙制遂绝”。这两点是林浦先生为唐末幕僚的佐证之二。并且和林其庆对林浦乡世大夫林中,供奉的三位大夫中的“谏议大夫(正五品)”的任官年代和官职等相符合。所以,在明君王审知建闽立国进程中,林浦先生有功勋之处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用“花之梅、木之竹、石之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物种表达一种超越物种本身的文化寄托,自然规律决定了花草树木春生秋死,只有玉可以绵延永驻,可以承载历史的沧海桑田。那这只玉笔筒,林浦先生用玉作质地,竹、鹿为主题,诗词为辅的构思,寄托着林浦先生怎样的文化内涵呢?那就从玉笔筒选材开始叙叙道来。选用青色和田玉一者:颜色符合当时官员官职等级用玉标准。二者:青色也接近竹子青皮的本色,青翠之竹呈现刚劲之气,寓意着基业长青。故常被历代帝王用作国玺之色材,素有“帝王之玉”的美称。而关于雕刻的讲究,玉笔筒采用减地高浮雕之技法,雕琢层次分明,用凹凸不平的短刀和强有力的短粗阴刻线,把竹子的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刻画得栩栩如生。寓意着为人处事要柔中有刚,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玉笔筒的正面刻了幅写实画,在两棵亭亭玉立、茁壮生长的母子翠竹下,一头憨厚可爱的小鹿正安详地、甜甜地吃着娇嫩的竹叶。鹿:在《春秋运斗枢》称:瑶光散为鹿,瑶光即祥瑞之光。意为鹿是瑶光散开而生成的,它是祥瑞之兆。鹿不仅是健康长寿的象征,也是仕途上加官进“鹿”权力的象征。寓意着林浦先生入闽后渴望一个和平盛世时代的到来,并祈愿林氏家后人茁壮、繁荣昌盛,世代永享朝廷福禄的美好夙愿。最后在玉笔筒底部,即竹子根基部阴刻四字真言“乾乾高升”,把整个作品艺术创作推到了顶峰。刻出了林浦先生虚怀若谷、正直清高的君子之风,同时也深深刻进了林氏家后人们的血脉中、流淌着、生生不息。林氏家后人们一清二白,廉洁质朴的作风和“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等仕途上的荣耀,是给林浦先生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的信念”,这是伟大航海家哥伦布在海地岛返回西班牙途中,遇上了一场特大风暴时说的。在整个船队还未沉没大海的紧急关头,哥伦布把最珍贵的资料塞进玻璃瓶里并加密封后,抛进茫茫大海之中,并说“有一天,这些资料一定会被冲到西班牙的海滩上”。虽然幸运归来的哥伦布到临死前也没找到那个玻璃瓶,但哥伦布和他的船长嘱托他们的后代要坚持,于是一代一代的人坚持在西班牙的海滩上寻找着……终于在1856年,离那场风暴已整整过去300多年之后,比斯开湾的海滩给了“上帝不会辜负生命的信念”的确切答案。而林浦先生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及对林氏后人的嘱托寄刻在这只小小玉笔筒上,上帝也不会辜负林浦先生生命的信念,经千年之久,闪着金光,带着神韵,姗姗来迟。

上一篇:从古老家训中汲取中华文化精华
下一篇:禅城将再登央视!纪录片《林氏洪拳》到禅城取景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