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谈谈潮汕家常饮食

作者:chinalinshi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3-22 23:24:39  返回首页

今天潮汕常饮食有许多还保留着往昔风习一些应该在“古代食俗”讲述的内容们把它留到这一节稻米、薯芋、鱼鲜和畜,在今天仍然是本地居民的主食。这种食物构成,与南方各地大致相同。不过,水土所系有异,潮汕喜欢熬白粥吃。下粥的菜,喜欢用腌菜、酱菜等等,统称之为“杂菜”。薯芋常常做成甜食,有甜汤、“羔烧”、“翻沙”等等做法。薯粉则杂以海鲜、瓜菜,煎成粉烙,常见的有蚝烙、鮀鱼法、秋瓜烙、萝卜烙等等。鱼鲜求其鲜美,多生炊后蘸以豆酱、酱油,或者用豆酱水煮过来吃。蛤蚌蟹蛴,虾蛄鱿仔,稍用盐水鱼露腌过,再加椒姜蒜醋生吃。下面,介绍几种有特色的潮汕家常饮食。
  潮汕把白粥叫做“糜”。糜和粥本来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名称,古时候或者干脆就叫做“糜粥”。把米搁在锅里和菜汤肉汁一起熬烂,叫做糜,也叫做粥。第一部字书,东汉许慎的《文解字》,就是这样解释的。东汉末的另一本字书《释名》则,“糜,煮米使糜烂也”,只用米煮而不必加菜肉。大约魏晋以后,糜的煮法,多如《释名》所言。《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说陈(宝盖头+是)家来了客人,陈(宝盖头+是)让儿子蒸饭待客。那孩子顾着要听父与客人谈话,只管烧火,却忘了在蒸饭的甑上放竹席。结果,做饭的米都掉到釜里,煮成了糜。孩子只好向父说明理由,并只字不漏地将长辈的议论复述出来。陈(宝盖头+是)见儿子这么聪明,很高兴,说:“食糜就可以了,何必吃饭。”这种只用米煮的糜,与今天潮汕人爱吃的白粥完全一样。
  在中国,食糜可能有很悠久的历史。清代段玉裁的《文解字》说:“黄帝初教作糜。”这只是圣人作器一类的传说罢了。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很早。1988年,湖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中游澧县彭头山距今8000-9000年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稻作遗存。这比浙江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稻作遗存,要早上2000多年,是迄今为止中国稻作家业的最早证据。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能够制作陶鬲之类炊器,也就有条件将稻米煮成糜。
  古人食糜,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节俭。家贫米缺,只好食糜。汉代乐府《东门行》歌辞说,“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宋史.范仲淹传》记范仲淹年轻时寄居亲戚家苦读,食物不足,就煮糜粥吃,“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范仲淹的食糜粥,显然也是出于节俭。二是养生,宋代文学家张耒曾以写过一篇《粥记》,说:
  张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大抵养生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正在寝食之间耳。
  张安定和妙齐和尚吃粥,用意正在养生。元人李杲的《食物本草》说,粳米能益肠胃,通血液,和五脏,煮成粥吃更佳。这些材料的时代偏后,而古人对食粥的养后功用,知之甚早。例如,老人体弱,宜多食糜。《礼记.月令》就说古时候八月里,要赡养衰病年老者,“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后汉书.礼仪志》也规定在农历八月,要查证民间户籍,年纪已到70的老人,都授予玉杖,并让们食糜粥。让老人食糜粥,分明是出于养生方面的考虑。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华民养老敬老的美德,有着久远的历史传统。
  殆亦因为如此,潮汕人自古养成三餐多食糜的习惯,并一直保留到今天。

上一篇:莆田——潮人的摇篮
下一篇:“潮汕朥饼”的传说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