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高氏源流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6-3 1:18:09  返回首页

一、渊源

 高出源有七:

(一)黄帝时代已有高姓

《世本》有“黄帝臣高元作宫室”记载《穆天子传》也有“车右高奔戎”记载可见远古时已有高姓

(二)高出自姜姓,为姜太公之后。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高氏出自姜姓。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生子高,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谥曰敬仲,世为上卿。”高傒成为渤海高氏的始祖。

(三)高出自以王父字为氏,春秋时齐惠公之后。

据《通志·氏略》载,春秋时齐惠公之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取其字为姓氏,为山东高氏。

(四)其姓氏改姓高。

据《北齐书》载,十六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

北齐文宣帝高洋因鲜卑元景安、元文遥有功于北齐,特赐们姓高。

鲜卑慕容氏、高丽羽真氏,改姓高;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女真族石烈氏、纳羊氏,满族高佳氏、佟佳氏和北宋时入居开封的犹太等改姓高。

北齐时,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高隆之死后因无子,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

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五)复姓简化而来。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复姓为汉族单姓。如复姓中的高车氏、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都简化为高姓。 

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如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六)少数民族中有高姓

国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高姓

(七)高氏为朝鲜高句丽的后裔。

据《通志·氏略》载,朝鲜半岛封建国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西汉建平四年(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集安),南北朝元嘉四年(427年)才从国内城迁到平壤。高氏为高句丽国的王室,其中有一部分王室后裔迁居中国,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北周时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也是高句丽人;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他随父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另外,国的少数民族中亦有高姓,除前面已述及的朝鲜族外,其得姓原因,大多为沿袭汉族姓氏的结果

 

大多数汉族高姓都奉高傒为得姓始祖。春秋时期,姜太公的第六世孙文公吕赤的儿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称为公子高。公子高的裔孙高傒为齐国上卿。春秋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人杀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高傒与齐襄王的弟弟小白从小相好,就和国氏秘密召小白从莒国回来继承王位。高傒因平乱迎君有功,被封为上卿,并赐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食采于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称为高氏。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齐国的疆域。齐国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周灵王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似乎高氏都是以仁义忠孝传。春秋时就有齐国(也有人是卫国)的高柴以仁孝称世。高柴,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以尊老孝著称,拜孔子为师。他曾任卫国狱吏,不徇私舞弊,为官清廉,又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堪得民众拥戴,也得孔子赏识。东汉永帝十五年(72年),他被祭祀之。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共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为“共城侯”,咸淳三年(1267年)以“共城侯”从祀孔子。西汉时山东新泰龙廷的高堂生,专治古代礼制,汉初《礼》学最早的传授者,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名。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所以,《史记·儒林传》称:“言礼自鲁高堂生”。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高堂生从祀文庙,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莱芜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儒祀西庑。

东汉时,高傒的后裔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氏的发展中心开始移至山东渤海一带,渤海高氏成为高姓世系中最庞大的一支。山东高氏并且高氏以书香门第著称。西汉主流学术为儒家经学,而平原郡般县(今山东省乐陵县南)的高氏高嘉、高容、高诩祖孙三人都是《鲁诗》专家。高嘉曾任汉元帝《鲁诗》教师。他的孙子高容、曾孙高诩继承家学,传名于世。

其实在汉代,高氏已不仅在齐鲁之地发展,而且已传入了江苏、河北等地。西汉末,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高相研究《易》,创立《易》高氏学派,其子高康承传他的学。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高诱,于建安十年(205年)任司空掾,旋任东郡濮阳(今属河北)令,后迁监河东,著有《孟子章句》(今佚)、《孝经注》(今佚)、《战国策注》(今残)及《淮南子注》(今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则是江东一代名儒。尤其是高彪(?~184年),郡举孝廉,试经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奇文,后迁任内黄令,著有《补续汉书艺文志》等著作传于世。

东汉后期,高傒的第二十五世孙高洪出任渤海郡太守,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世代在朝为官,而且地位都十分显赫。他的第四世孙高褒曾任太子太傅。高褒孙高承曾任国子祭酒、东莞太守。高承之子高延曾任汉中太守;高纳任曹魏政权尚书郎、东莞太守。高纳之子高达任曹魏吏部郎中、江夏太守。渤海高氏成为最为庞大的一支高氏世系。在秦汉至三国时期,对社会影响很大的还有陈留(今河南省杞县南)高氏家族。陈留高氏最强的算高固家族。高固因不满王莽当政而被杀害。高固之子高慎历任太守多年,持身清廉。高慎有3个儿子:长子高式是个孝子,其子高靖曾任蜀郡都尉;次子高昌、第三子高赐都曾任刺史、太守之职。高赐之子高躬曾任蜀郡太守。高躬之子高干曾任并州刺史。高式之子高靖,曾任蜀郡都尉。高靖之子高柔在曹丕称帝后曾为廷尉(国家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23年,后任太常、司空、司徒。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的高姓族人虽然逐渐向南迁徙,但渤海高氏主要还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光熙元年(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后,他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家乡父老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势力强大的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第五世孙高闾在北魏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南北朝齐永元二年(550年),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县境内),建立北齐国号齐,中国北方多了一个高姓执政的王朝。高欢,字贺六浑,勃海修人(今河北景县)。他的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的太守;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亡国时降附魏朝,祖父高谧官至魏朝待御史,父亲高树生是个“性通率”、“不事产业”、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高欢喜欢舞枪弄棒,是个鲜卑化了的汉人。早年,高欢在六镇中从军,后投靠尔朱荣,被提拔为尔朱荣的卫队长(都督)。尔朱荣为魏庄帝诛杀后,高欢乘机当了六镇降兵的统军,最终取代东魏,完成帝业。冯氏的北齐虽然寿命不长,仅享国28年,但是冯氏家族的势力却浸透北齐的各个关键的部门,形成一个庞大的冯氏政治集团。北齐亡国,冯氏子孙被迫移民至陕南和西蜀一带。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元宏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他施行汉化政策,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 鲜卑的娄氏改姓高氏,形成了有别于渤海高氏的另一支高氏——河南高氏。高构,字孝基,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人。他性格幽默,智谋过人,有辨才,好读书,历任北齐河南王参军、徐州司马、兰陵、平原二郡太守。隋文帝杨坚登基后,高孝基在隋任冀州司马,后升任比部侍郎,一直当到吏部侍郎。至此,高姓已形成五望族,即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

唐代,李氏王朝的建立又为渤海高氏的崛起提供极好的时机。渤海高氏的高士廉家族本来就是有名大士族。高士廉的祖父高岳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堂弟,封清河王,官至左仆射、太尉;高士廉的父亲高励是北齐的乐安王,也曾任左仆射。隋炀帝时,因为高士廉与逃亡到高丽的兵部尚书斛斯政关系密切,引起隋炀帝隋猜疑,便把他流放至交趾。李唐政权建立后,因为与李氏家族的特殊关系(高士廉是唐太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高士廉被命巡按岭南诸州,后来升迁为雍州治中。高士廉善行政、文学,又是李世民的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贞观十二年(638年)以其佐命之功授申国公,拜尚书右仆射。渤海高氏家族始终是李唐王朝的核心成员,继高士廉之后,又有4位高氏成员封侯入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的第八世孙)及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高氏)。渤海高氏还有6位族人在李唐政权中为将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为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唐代,高氏也开始进入福建。唐初,高肇从江苏常熟一带迁徙入闽,为进入福建最早的一支高氏。据长乐《龙门高氏族谱》载,高肇为孔子学生高柴的后裔。高柴的第二十世孙于东汉时由卫迁吴(今苏州一带)。至唐代,高肇又从吴地徙至闽中(福州一带)。高肇之子高阁有2个儿子:长子高良器于唐贞元十八年(802年)迁居长乐龙门村;次子高良材居东渡上黄。这一支高氏的后裔分迁福州、福清、福安、宁德、古田、莆田、同安、广东潮州及海外各。中和元年(881年),又有河南光州固始的高钢(844~936年,字一清)为避“黄巢之乱”,携家迁居福唐郡(治今福州)怀安县凤冈,此地后得名“高宅洋”。后梁开平年间(907 ~911年) ,高钢被王审知授予从政郎之职。高钢的第五世孙高虢(字德调)于后周显德年间(954 ~960年)殉职于泉州,赐葬晋江;其后裔迁居泉州安平,子孙散居于晋江永宁、霁江、南安埕边、同安高浦,以及龙下、高坪、诗山等地。

唐朝光启元年(885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河南固始的高曦随军而行。高曦有3个儿子:长子高钦任广东肇庆府司法参军,后迁居福建长乐;次子高旰任漳州府知录,居蒲县;第三子高晴任荆州府尹史,居福州府侯官。高钦有2个儿子:长子高全迁居泉州同安;次子高愈的长子高铜历任广东雷州府遂溪县尹、大理寺少卿、中书门下验证诸事。这一支高氏的后裔散居于兴化府莆田、漳州龙溪以及广东南雄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等到地。

宋代,高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其中以安徽省为高姓最多的省份),五省高姓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62%。同时,高姓也逐步向江南各省迁徙。北宋靖康之后,随着宋室的南移,合肥高士廉的第十三世孙高琼家族也南徙。高琼在宋朝廷中举足轻重。高琼家族中五世七人封王:高琼为武烈王,子高继勋为康王,孙高遵甫为楚王,重孙高士林为普安郡王、高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高公绘为咸宁郡王、高公纪为新兴郡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宋高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高公纪有3个儿子(也有谱载高公纪只有2子):高世荣为海陵、钱塘高姓开基始祖;高世定为临安高姓开基始祖;高世则为温州、山阴高姓开基始祖。高世则(1080~1144年),字仲贻,号无功,蒙城(今属安徽)人,英宗后高氏之族,幼以恩补左班殿直,至内殿崇班,知西上閤门事。高宗为康王时,高世则曾随从出使金国,后为元帅府参议官。高宗即位后,他为提举万寿观,绍兴二年(1132年)除保静军承宣使、温州供职,六年充万寿观使,九年进开府仪同三司。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载,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有数百人一同南渡。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现浙江高姓的主体。高世则长子高百的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的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高怀德家族也是北宋末从由汴京徙居高家堰(今江苏淮阴有高堰)。据《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载,高怀德的父亲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生于妫州怀戎军之雕巢里,曾祖顺厉世戍怀戎。”高怀德为扬州这一支高氏的开基始祖。

至宋代,福建高姓渐趋繁盛,在唐代已入闽的高钢后裔和高肇后裔,又有大批高氏族人迁徙至福建、广东等地区,形成庞大的客家世系。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山阴(治今浙江绍兴) 高耀祖、高重光叔侄迁徙至福建。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载,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高耀祖居漳浦九都(今杜浔镇),后裔迁徙至广东潮汕等地;高重光居福清,后裔传衍于闽东一带;他们是北宋名将、武烈王高琼的后裔,成为闽南和粤东潮汕地区高氏的开基始祖。

南宋时,福建的高浇迁居粤北南雄府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据广东花都《杨村高氏族谱》称师孔生于南雄,说明其父高浇已迁来广东。高浇有2子:高师曾、高师孔。高师曾任大理寺评事,后被贬为南雄府保昌县县丞他有4个儿子:高维峤、高维华、高维岳、高维峦。高师孔任大理寺都事,有一子高维贤(名念七)。后分布于广东的裔新会、广州城内、南海西边窑(今盐步西瑶)、香山(今中山) 、顺德等地。

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高柴的裔孙高旷随朱熹讲学至福建武夷精舍,遂卜居邵武。高旷之子高谭有3个儿子:高嶷、高嵬、高歧。其中,长子高嶷居福建龙溪;高嵬留居邵武。高嵬也有3个儿子:高文昭、高文辉、高文章。其中,高文辉迁居宁化石壁。粤东客家高氏许多都是宁化石壁高文辉的后裔。

元代,原居福建南靖县和美乡的高文辉之孙高成由江西左江道转授广州分巡潮州兵备参议,后移居揭阳县黄寨石坑(今丰顺汤坑附近)。高成有3个儿子:长子高千一从南靖县迁宁化县大田里丰正村,次子高千二、第三子高千三均迁居广东梅县的石扇。高千一也有3个儿子,除次子高必勤留居宁化外,高必英、高必善分迁广东的大埔和兴宁刁坊铺。

至明代,全国形成高氏三大聚集地:山东、江浙赣、陕晋。

清初,郑志功收复台湾时。也有大批高姓将士随军进入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爽归降清廷后,又陆续有福建、广东等沿海高姓族人迁徙至台湾。依照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统计,高姓的台湾省籍人士,大多聚居在台北一带。日本侵占台湾期间,日本占领者曾强制台湾汉族高氏改用高野、高山、高原、高木、高森、高石、高蒲、高光、日高等日本姓氏;台湾高山族高氏曾被迫改用安川、东野、和田、着村、岛崎、九山、汤浅等日本姓。1945年“8.15”台湾光复后,台湾汉族高姓族人废除所使用的日本姓,恢复原来的高姓;台湾高山族高氏也重新选用高姓。台湾高姓人口列台湾姓氏人口的第30位。

高姓郡望地有:渤海、渔阳、广陵国、河南、辽东。主要堂号有:厚余、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有继、供侯、双玉、报本、守愚等。如今,高姓人口列全国姓氏人口的第15位,达1 45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1%。其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五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1%。但是,山东省高姓人口仍然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4.6%。

上一篇:蓝氏源流
下一篇:巫氏源流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