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永远的红军—访百岁老党员、红军老战士林权正 林雪枫人物专访之(二十九)

作者:庆岳 振新 雪枫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1-5-2 18:40:49  返回首页
雪枫物专访之(二十九)
 
永远红军
--——访百岁老党员、红军老战士权正

 

林权正和小女儿林金梅(已退休) 

核心提示:林权正190710月生福建上杭县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在江西赣州作战时负伤,19345月加入共产党1958年,林权正转业到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担任副院长、内科主任职务,1982年离休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大尉军衔。如今已105岁高龄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腰板硬朗,思路清晰,话语流畅,对如烟往事记忆犹新,讲述起红军时期的战事如数珍,声情并茂,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兵就要当红军》和《长征》等红歌,字正腔圆,激情飞扬。他掷地有声地:“当兵就是不怕苦、不怕死,入党就是不怕累,甘于奉献。”

一冬微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

一位身着中山装、精神矍铄的老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不时还高唱一曲长征时的歌曲:“红军来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又长\们真顽强\铁的红军也难当\胜利渡过金沙江。字正腔圆,激情澎拜。谁会想到,电视画面上的这位老人现年105岁,腰不弯,背不驼,脑聪目明,身体康健。他便是生活在们身边有着77年党龄的红军老战士权正

今年419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如约来到新乡医学院原副院长林权正中采访。屋内清静谧雅,火柴盒似的小间里,木床、木椅、木桌子,全是几十年前的旧物件。枕边一台收音机,三斗桌上《四渡赤水》、《闪闪的红星》等书籍翻卷着,没有一件新家具,连个像样子的沙发都没有。谈起那战火纷飞、硝烟祢漫的铁血岁月,林老异常兴奋,言语激昂。动情处或摩拳擦掌欲上战场一般或泪光盈动,思绪万千。饱经沧桑的历史与他的历亲为亲述交织一起,顿时上演出一幕幕"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鲜活战争画面……

生 死 之 战

林权正1907年出生于福建上杭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930年,当中国革命的腥风血雨洗进上杭时,已是个大小伙儿的林权正便投身于罗炳辉军长率领的红十二方面军,加入了党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从此,离开家乡踏上了革命征程。

那年春上,林权正第一次参加正规战役是在文家市与一支湖南军阀发生的激战。当时红军装备很差,好多人肩上扛的是红缨枪或者大片刀,与军阀部队和国民党的荷枪实弹相比根本不过“招儿”。面对敌我武器装备的悬殊,我军集中优势兵力,采取近距离肉搏战,将士们面对着敌人钢枪上明晃晃的刺刀,一下子“疯”了,拳打脚踢,连抓带咬,杀声震天,那真是两军相遇勇者胜啊!一战友左眼被敌人的刺刀剜了一下,眼珠子滴溜在脸颊上,象一棵紫葡萄,血从眼窝里沽沽直冒,可他还是扑倒敌人死死咬着对方的脖子,结果同归于尽,死了还没松嘴。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终于获胜,缴获了敌军大批武器弹药。听过那首歌吗?“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经历过第一次鏊战,红缨枪也换成了钢枪短炮。林权正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战士,战场上就是要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杀敌,生死至置度外,不留退路,为人民而战,为民而战!为死难的将士和同胞报仇!血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如果林权正刚刚参加红军之时经历的战斗是星星之火,那么此后的经历就呈燎原之势了。

次年仲夏,第三次“围剿”的枪声打响,林权正所在的红七军的任务是,在江西老营盘、冬古、方石岭一带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一次与敌人的拼杀中,水机枪突然""了,原来水压机枪缺水就不能用了,附近又没有直接利用的水源。危难之际,林权正灵机一动,唉!能不能用尿暂时代替,他悄悄一试验,成功啦!马上集结全连战士尿尿,保障了水机枪的战斗力。面对战斗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均被战士们的智慧和顽强精神所克服。

1932年2月,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林权正不慎被敌人的流弹击中,挂了彩,被转送到江西瑞金阳岗村中央医院进行救治。手臂伤残后,林权正始终没有离开战场,没有离开战争,抬担架,抢救伤病员……,大小场面,都有他的身影儿。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后,19345月,林权正在江西瑞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更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模范带头,矢志不渝。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许多人饿得面黄肌瘦,门诊病人更是骨瘦如柴。他当时工资每月140元,是最高的.除理发洗澡看场电影用10元,30元养家糊口,剩下百十元几乎都救济病人啦!就说今天吧,他仍旧居住在新医一附院的家属院不足100平米的二层老楼里,他说与老职工、老百姓在一起快活。林老严肃的说,入党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咋能为自己做官发财入党呢!还是那句老话,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红军个个钢铁汉

红军为什么要四渡赤水?当然是为了迷惑敌人,这就是迂回战术,林权正这时得意地笑着说。我们就是要让敌人搞不清“堂屋南山”。他们料不到我们的部队往哪里去,就被我们乖乖地牵着鼻子走。四渡赤水后,红军又佯攻贵阳和昆明,实际上主力部队已经向金沙江前进。说到这里,林权正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时的革命歌曲-----

红军来渡江

不怕水深河流急

不怕山高路又长

我们真顽强

铁的红军也难当

胜利渡过金沙江

渡江后,部队仍旧夜间行军,直奔大渡河。行程240里,肩背被子、干粮、枪支弹药等50多斤重的行军物资,走了两天两夜。大渡河早已经有重兵把守,国民党等着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部队,料定着红军插翅也难飞过去。岂料我军迅速改变方向,扑向泸定桥。林权正说,当时部队行军非常苦,许多战士腿上的血卟鳞一道一道,脚上血泡把鞋帮都渗成了殷红色,有的腿脚肿得碗口粗,倒下就倒下了,没有一个哭爹叫娘的,没有一个喊冤叫苦的。

泸定桥也早已经被敌人破坏并有部队把守。九根铁索只剩下五根,幸亏铁索桥两旁的扶手铁索还撑着。军首长一方面指挥迫击炮和重机枪狠狠打击敌人,另一方面派突击队员飞夺。桥下水流湍急,桥上枪林弹雨,先遣队员硬是攀着铁索前进,一拨一拨像下水饺似的,掉下去就没了尸首。终于有尖刀班冲过了桥去,战斗整整打了一天,才赢得了胜利。后续部队,从当地的老乡家买来木板、门板架上桥面,大部队才顺利通过了天险渡口。读过毛主席的那一首豪迈诗篇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那是长征的真实写照。那时候,队伍中激发斗志的歌曲一经编写就被战士广为传唱。当再次听到林权正老人唱起渡江曲时,透过那慷慨而沙哑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战争年代。

爬雪山。谁见过六月飞雪?林权正在翻越界金山时见到了,也领略到了六月雪的滋味。上山50里,山顶10里,下山40里。部队挺进半山腰上休整,补充给养,虽然那时的物资已经非常的有限。全体跑步上山,尤其是上到山顶,更是马不停蹄,因为山顶上全是常年不化的积雪,有的地方雪尤齐腰深。林权正老人说,那是鸟也飞不上去的地方,老蒋的飞机也爬不上。可是我们红军就敢过。山上空气稀薄,风雪交加,战士们相互搀扶着前进,崎岖雪山,峭壁悬崖,一脚踩空人就必死无疑。

过草地。 草地行军面临两大难题,一缺粮食,二缺衣服,饥寒交迫。林老说,没有东西吃,就挖野菜,啃树皮,吃皮带。烧树枝取暖。当时林权正担任事务长,组织上交给他十五斤土烟,以备途中换钱,维持正常开销。这样以来,且不说他要比别人整整多背十五斤的东西,还要负责保管好。路长无轻物,党交给的任务么,累死也得完成!林权正坚定地说。过去草地,部队将土烟作为奖赏给他,他坚决不要。他说,部队的东西属于党的,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怎么能向党伸手要东西呢?

当时部队配备有卫生教务员,林权正一边长征,一边学医,还要负责教务主任的安危。翻雪山,过草地时,林权正把厚一点的衣服穿在主任身上;粮食紧张,部队规定每顿饭每人只能吃一把炒面,林权正每次都把自己省出的一多半给教务主任吃。他淡淡地说,我们主任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大夫,比我重要,难做的手术都是他主刀,让主任多吃点,他可以救活更多人,何况就是那他也是吃不饱的。

物极必反.长期填草根树皮的胃,后来连一个包子和两个馒头都盛不下.那时医疗队一出草地就告诫战士,千万不敢吃多东西。一位十八岁的小战士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吃多了,撑死啦! 眼看就要过好日子了,就这样走了,多心酸?

日本凶残也好打

和平年代的人根本想象不出战争有多么残酷,只能在一些反映战争的影视中感受到片刻的心灵震动。与摸爬滚打出来老战士的痛不能同日而语。林老接下来讲述的事件更让我们毛骨酥然。

一次日本军围追中,我们的一名战士没来得及逃脱,被日本兵抓获,可恶的是他们点燃一堆柴火,围成一圈,看着我们战士在火堆里中左突右突,每当快要跑出火圈时,他们再推进烈火里。由于敌众我寡,考虑到战局,我们只能站在高山远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烧死,恨不得咬碎牙,等到后来我们赶过去时,只剩下白骨了。小日本不是单纯的为杀人,而是以杀人取乐!

日本鬼子凶残也要打!林权正回忆道。日本兵的武器非常先进,极具杀伤力。但是我们不怕,他是侵略者,又不占天时、地利、人和。他们穿得皮靴没法走山路,战马高大也不善走山路,我们穿着草鞋可以在山间沟壑中任意穿行,我们的战马跑山路也很快,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人民群众帮助支持。所以,我们这一场正义战越打越猛,捷报频传。平型关战役之后,医疗队接受了大批伤病员。林权正所在的医疗小组8名医护人员,负责整个伤病员的衣、食、住和治疗,任务很重,当地村长将我们安排到一个煤窑中,躲了三天三夜。敌人撤退后,医疗队以及伤病员完好无损。屈指一算,林权正长达19年的战争生涯中曾5次死里逃生。

战时忘死,平时忘我

林权正说,不幸负伤,却使自己学到了精湛的医术。建国后,他在西北军区第二陆军医院当医生。1952年又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1958年林权正转业到河南汲县(今卫辉市)在豫北医专(新乡医学院的前身)任副院长。当时,医院条件简陋,待遇不高,有时自己病了还坚持为患者看病。他常说,只要门诊有一个病人我就没有理由下班。以苦为荣,以俭为乐。1960年,林权正作为全省医疗卫生战线的代表和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一起参加了在京举行的全国文教卫生先进代表大会,朱德委员长切接见了代表团,有一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老战士座谈会上,林权正作了激情洋溢的发言,曾感动过亿万军民,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1955年全军第一次授衔授勋时,林权正被授予大尉军衔,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2年,林权正离休,在家读书、看报、听广播,锻炼身体,日子过得蛮充实。当有人问他长寿秘诀时,老人微微发笑:战时忘死,平时忘我。少荤多素戒烟酒,运动规律不攀比。

卫辉比干庙,天下林姓根.长期以来,当地政府深入持久的弘扬比干精神,盛邀世界各地的比干后裔、林儿女前来祭祖观光,投资兴业.林权正被推举为首任比干学会会长.他走访同,嘘寒问暖,广结.经常乐此不疲的忙碌着.后因年事已高等原因,自动挂冠,至今他对当地为数不多的林后裔家境还了如指掌.

采访结束时,林老应邀挥毫泼墨,写下了“永远当红军”、“红军不怕远征难"两行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场人员感动地热泪盈框。据悉,由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宣传中心联合摄制组为林权正录制的大型电视档案纪录片《永远红军>将于今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焦点访谈>栏目播出.

(本文作者系林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庆岳

副会长林雪枫)

上一篇: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大型电视纪录片《回望金边》摄制组赴西哈努克港采访拍摄林惠龙勋爵札记
下一篇:拿到“金钥匙”的书法家 访莆籍著名书法家林振明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